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读后感 > 1000字读后感 >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19-04-18 10:17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第1篇】

一、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形成情绪高涨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懂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我们上课时有时说"这堂课上得很没劲"。原因也许不同,但教师讲课时激发不出学生的真正的激-情可能是最重要的。教师对教材讲述的含糊不清,针对性不强,以至于在孩子们那里形成了一种沉闷的感觉。教师对教材无所谓的态度,立即会传递给学生,这样一来,教学内容似乎成了架设在师生之间的一条鸿沟。面对着难以逾越的宽度,试问学生怎么能精神得起来呢?在这样的课堂上,比起那些需要注意力集中和内容丰富的课来学生本不需要紧张,但却前所未有的感到疲惫,也许只有下课铃才能让他们更兴奋一些。

学生对学习的热切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的动力。培养这种愿望与学校整个教学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它的实现首先得依靠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与激励,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时刻注意克服那种令学生昏昏欲睡的课堂语调,用饱满的热情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

二、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学校里会有这样的场景:教师正讲解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学生们认真听着,讲述结束了,教师问学生:"有什么问题吗?"教室里一片沉默,于是教师得出结论,新内容学生们都搞懂了。但是当教师把学生单个叫起来,让他复述的时候,往往又根本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教师不得不把刚才讲述的内容重述一遍。但是,在讲述之前,教师常常不无愤怒地对学生们说:"既然你们一点都没懂,为什么刚才不提出问题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气愤学生的不懂装懂。可是,在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分析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是错怪学生了。其实,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学生们根本无法判断他们对新内容是理解了还是没有理解。因为在讲课之初,教师并没有明确告诉学生,在学习这一新内容时,他们应该理解什么,在思考过程中应达到什么目的。

思考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教师越是善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解决问题的性质,学生的智力也就能越加积极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学习中的阻力和困难也就越加清楚,因而脑力劳动的过程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克服困难的过程。那种认为把教学内容讲得越清楚,越明白,学生的问题就会越少,他们的知识就会掌握得越牢固的教师,是大错特错的。好老师决不会越俎代庖地替学生解决难题,他们对学生的关心首先表现在让学生明白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是什么,要想克服困难,不仅仅需要孩子们集中极大的注意力,而且需要他们付出极大的意志力。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识,不仅仅要在学生面前揭示教材内容的本质,而且要教给学生怎样思考,让他们独立地,自觉地深入到教师的详细讲解中来。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1000字

【第2篇】

在这段时间,我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当代出类拔萃的伟大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是他一生心血筑就的纪念碑。在此我们可以汲取到许多用来丰富和指导自己工作的理论和经验;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素质教育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下面来谈谈我读书的心得。

一、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作为一名教师,很少人不爱自己的学生。但是,在教育中,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师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育才能成为教育,就本质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关怀学生,爱学生,让他经常具有作为智力劳动者的自尊感,作为公民的自尊感,作为自己父母儿女的自尊感,作为因自己崇高的意向、激情和成绩而变得美好起来的个人的自尊感。我们要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让他们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费力气,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获。

二、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形成情绪高涨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懂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我们上课时有时常常会感觉到学生学的没劲,教师也感觉讲得没意思,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教师讲课时激发不出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对教材研究不深,没有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除对教材讲述的含糊不清,针对性不强外,不注意调节课堂气氛,以至于孩子们有的听不进,有的听不懂,也因此形成了一种沉闷的感觉。教师的这种淡而无味的课堂教学,对教材钻研不精的态度,立即会传递给学生,这样一来,教学内容似乎成了架设在师生之间的一条鸿沟。面对着难以逾越的宽度,学生怎么能精神得起来,兴奋得起来?

学生对学习的热切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的动力。培养这种愿望与学校整个教学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它的实现首先得依靠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与激励,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时刻注意克服那种令学生昏昏欲睡的课堂语调,用饱满的热情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

读了这本书后,我不但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对他的伟大人格也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它让我谨记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努力改进并完善教育方法,贴近学生的心灵,给他们搭建发挥发展才能的平台,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

【第3篇】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他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基础教在理论与实践上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教育思想是一笔宝贵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用心去继承。《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是他一生心血筑就的纪念碑。人们在这纪念碑面前,可以玲听到许多烩炙人口的有益教诲;可以汲取到许多用来丰富和指导自己工作的理论和经验;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素质教育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我选了其中一段话,来谈谈我读书的心得。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

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这是苏霍坶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中提出的问题,也是我们许多教育管理者经常思考的问题,每个校长或负责人都希望自己的部门拥有足够多的好教师,谁都知道只有拥有了好教师才能培养出好学生,好公民。怎样的教师是好教师?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好教师呢?我们先看苏霍坶林斯基是如何去做的。

苏霍坶林斯基认为:一个好教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我一直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也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要用爱去感化学生;用爱去启迪学生。然而爱学生,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复杂”。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第二,一个好教师应精通他所教的科目建立的那门科学,热爱这门科学,并了解它的发展情况——最新的发现,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

一个好教师应精通他所教的科目,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教师应有渊博的知识,由于知识渊博,教师才可以在课堂上将注意的中心放在学生上,如果教师只局限于教科书,而不打开学生的科学视野,就会让他们失去任何求知欲。这样会扼杀学生的智力素质和才能。渊博的知识从何而来?“阅读,阅读,再阅读”。

第三,一个好教师要精通心理学和教育学,懂得而且能体会到缺乏教育科学知识就无法做好孩子们的工作。

教师和其他行业的从业者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教师除了具有专业的知识以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教育工作首先是与人打交道,所谓“育人先育心”。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人并善于运用的教师,工作起来就像《庄子-养生主》中的那个十九年才换一把刀厨子一样游刃有余;而不懂得或不善于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人则像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的普通厨师一样吃力不讨好,因为它只是用力做事,而不是用心做事。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1000字

第四,一个好教师要精通某项劳动技能,并且是这项工作的能手

过去有一句流行语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这就话永远也不会过时。劳动是一种智慧和汗水的付出,但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劳动能给人精神创造的幸福,劳动的快乐也就在于此。

做最好的教师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最初愿望,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终极目标。作为教师的我要以蓝天般广阔的胸怀去容忍孩子的错误,要把师爱平等的、毫无保留的给予我们的学生,把教育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从而获得学生的尊重与拥护。以爱作为教育的钥匙,让爱融于课堂,让课堂变成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才艺展示的平台。

【第4篇】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当代出类拔萃的伟大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是他一生心血筑就的纪念碑。人们在这纪念碑面前,可以玲听到许多烩炙人口的有益教诲;可以汲取到许多用来丰富和指导自己工作的理论和经验;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素质教育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

读了这本书,就好象有一股清泉不断冲击着我的头脑,让我的思想在不断的撞击中反复锤炼,去腐存新。在读书时,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掩卷沉思,对照书中的例子,反思自己平时的教育行为,在不断的对比与学习中,我常常为苏霍姆林斯基为了学生成长不惜余力的精神而感动,也为自己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的毛躁与教育方法的粗糙深感羞愧。

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我们来说,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读完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了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二、三年级甚至有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学生呢?”是这些学生太笨,是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还是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

因为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学生,所以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恩赐或施展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等待我们塑造的苍白魂灵。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些阳光给那些“落伍”得“无药可救”的后劲生。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学习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记黑板上的内容,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获得一点点进步也好。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我身感汗颜。对于那些学困生,我为他们又做了些什么呢?今后一定要对他们格外关注,因为他们同样是上帝赐给我们的天使,我们没有理由忽略他们的存在。造成他们不“可爱”的原因是因为我缺少教育素养的过错。而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恰恰提到,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是教师的精神需要。而我呢,大部分时间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有多少时间煞有其事地捧着教育名著或教育杂志阅读呢?所以今后,我要象要求学生那样要求自己: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第5篇】

在我之前当全职妈妈那段时间里,我曾自喻自己的职业是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那时起我致力于,把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己任,我变得越来越好学,越来越上进。我认为教育首先是要完善家长自己,想把孩子教育好,是要自己成长。如果一个母亲拿着一根指挥棒,在孩子面前挥舞着。如果没有想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榜样的话,是不配值得孩子尊敬与信赖的。而孩子在渐渐长大中,如果想尽快脱离自己原生家庭,跟父母之间几乎无话可谈时,因为除了有血缘关系外,感情的淡漠,那是真正的教育失败。

这让我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则新闻:有个农村老母亲,生育七八个孩子,本在安享晚年的时光,可这七八个子女谁都不赡养她,最后沦落睡在猪圈里。如果在我以前没有带着思考去学习时,我也会谴责这些子女的不孝。但是随着我的深入学习不断的思考,其实每个事件后面都有它的因果定论。养育孩子不是单单生下来就完事,也不是喂口饭吃个饱穿个暖就完结。需要对孩子身心方面全心用心的浇灌与滋养,还需要做父母自己有健全的品格,言传身教地做出榜样。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给了孩子很多爱,但往往是“假爱”与“错爱”,“假爱”与“错爱”产生很多巨婴与孽子。

当我第一次从一个朋友处听到苏霍姆林斯基这个名字时,并知道他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教育家,而且朋友极力赞誉与推崇,而他自己又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这让想成为优秀家长的我,产生浓厚的兴趣,好奇地去搜了下,就这好奇搜了下,就如“芝麻吧,开门”那扇门打开后,我踏入了智慧宝藏的教育王国。

我发现我如一个初生的婴儿,睁大双眼带着欣喜好奇的目光看着。我首先查阅到,是追随苏霍姆林斯基二十余年初心未改:爱孩子,做教师......闫学写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我在藏书馆中读到作者诉诸于纸上的那些文字,饱蘸着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浓浓敬意以及对教育所呈现的深情,强烈地震撼着我,为之泪目动容。我在想,在如今,在不同行业,在很多人做一行怨一行,在她还是懵懵懂懂的女孩从校门踏入校门,她读到了一本书,遇见了一个人,而且是反复阅读,并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体系,她坚信,做教师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之一,是可以把一种信仰融入一个人的生命,如果生命重来一遍,她说她还是会选择做老师。那这又是一本怎么样的书呢?

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把整套《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买下来。这本千千万万的教育工作者的案头书,也成了我的教育圣经。这股思想如力量的源泉,从书上一直流动到心田里,也在我内心深处涌动,这是多么的欣喜与幸运,我想坐来下好好细细拜读,而且正好有此21天阅读打卡,书买来不是用来装门面的,那么我想在这21天里,让我聆听大师的教诲。虽然这套书共有五卷,每本都有八九百页,在每天忙碌工作中的确有些压力,因为我也早已不是全职妈妈。但这压力像弹簧,压一压弹一弹,说不定能写出好多好多的心得体会呢......

【第6篇】

当孩子注视着地上的蚂蚁,并友情地拿出家里的蜂蜜来给它们吃;当孩子蹲下身,拨弄小花小草和它们说说话;当孩子停足,在倾听鸟儿的啾啾和虫儿的唧唧时......我的内心总会泛起柔情蜜意,舍不得惊扰他,总是停下来,静静地看着,因为我知道,那是他跟它们在对话,在追问小小灵魂的秘密......

一个孩子对自然界的美和在他面前所展示的现象的神秘感到激动和惊讶,能对它们有怦然心动的情怀,他会找到准确而生动的词句去表达它们。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创造性的书面作业——写童话和写作文等,是在智育里占有重要的地位。孩子们编写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故事的依据,就是他们用敏锐的智慧从大千世界中觉察到的那些微妙而多方面的依存关系。如果没有童话,儿童的完满的智力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智力发展的“童话期”不单单是思想的童年期,它还是儿童用独特的、无法以任何别的东西相比拟的眼光来看待自然界和人们的关系的时期。

苏霍姆林斯基真不愧是著名教育家,这几句话,勾起我长长的回忆。我们成长之路和他的教育理念是如此吻合。

在我的朋友圈里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故事.....

那是2014年4月23日,也就是世界读书日这一天孩子做了个梦,那年他才只有一年级。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1000字

当时在朋友圈,我是这样记录的,早上一觉醒来孩子喊道,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很美的故事。然后他就奶声奶气地跟我说了一个很完整的童话故事,当时他是跟我这样说的,“你一定要记下我这个伟大的梦。”那天早上因为时间的关系,我说傍晚放学的时候妈妈给你记录下来。那天傍晚回家,我没有急着烧饭,而是先记他的这个故事。故事的大概内容:那是一个小姑娘叫小艾莎在墙上画了一只猫。刚画完猫的三条腿,警察叔叔来了。所以这只猫只有三条腿。接下来在这只瘸腿猫身上发生了很好玩的故事......

没想到我怀有一颗童心在对待他做的一个梦,仅仅只是做了一个梦,我却认真把它记下来,鼓励他画出来,而有了后来的很多很多故事......至今他写有十六集的“瘸腿猫”童话故事,图文并茂,很是精彩。我们从那以后,我们每年给“瘸腿猫”过生日......这些童话故事,以及陪伴过程中的成长故事,育儿故事,全部编进我们自己建立的“瘸腿猫”博客和“瘸腿猫”微信公众号上了。

2017年的夏天,西藏之行,回来后他写了十多篇作文,包括三篇诗歌。之前我还在纠结要不要给他报班培训作文,但没想到之后,这十多篇的作文,其中三篇让他获得了第十五届“西湖杯”全国青少年文学大赛小学组“小作家奖”.....那一篇篇从孩子的童真纯净的视觉去感受到的世界,那是对周围世界漠不关心的儿童是永远找不到这样的词句,感觉不到的美妙。

苏霍姆林斯基说:才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由我们教育者发掘出来的。这就要求我们运用自己的教育技巧,明智地去塑造人的心灵,正像雕刻家使用刻刀去雕刻一块大理石那样。如果没有雕刻家的智慧和创造,大理石仍不过是一块不成器的石头而已。

一个孩子如果有了创造性的能力,但如果一个大人缺乏童心,无视孩子眼中的美好感受的话。我想那天早上,我如换了另外一种态度,“什么梦,不就是一个梦,有什么好讲,快读书,好好读书,成绩才是最重要......”我想结果都不是今天这样的,也就没有我今天一篇又一篇地写着感悟至深的阅读书评了呢。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