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读后感 > 1000字读后感 >

看见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17-11-18 09:16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看见读后感1000字篇一:(1064)字

假期领导推荐的四本书中,我最先看的是《看见》,本对四本书都没有太多的认识,先预先在网上看了一下大概的内容,一下子被这本书的封面吸引住了,那是柴静采访中的照片,几位满脸皱纹的老农笑着围坐在一起,一个小朋友也毫不怯场地在大家面前玩耍。也许是年龄的关系,特别怀念儿时邻里间的生活,我也深切地知道,在农村能让老人和小孩如此放松地出现在摄像机前,那绝不是容易的事情。这幅画面让我感到那么的亲切,那么的熟悉。翻过来是柴静的简介,寥寥几句写完了她的工作简历,不像许多名人出书,会在简介一栏写满各类获奖信息或头衔。

书名《看见》,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细细读来,它又是那么的不简单,特别喜欢这种感觉,就好像看一个女人,穿着很得体,大方,简单,接触下来又是那么的有韵味,那么的精致。这是一本记录她成长的书。读它时,让我犹如身在其中,感受当事人的情感,体会事件的本质,感悟人生的真谛。

这本书,她用坦诚的语言陈述着自己的十年成长路,不断剖析自己,不断正视自己的不足,让我们感受到了有血有肉的作者。实际上,她写的简单地说,就是回归“寻常”,就像她的同事评价她的那句“你就是平常说话”。无论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泪,还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亲不要喝酒吸烟以准备再次怀孕,虽然看起来违背新闻人的职业准则,但它是对一个正常人情感的回归。正是基于这种回归,她会拥抱失去妻子的孤独走在奥运村的德国奥运冠军,她也会被听到她忠言相告的陌生小男孩拥抱。里面一些特别有感觉的句子我做了摘抄,谈不出什么深奥的想法,但看了这些话,对自己总是有那么一些触动:

1。你总是太投入了,热爱就会夸张,感情就会变形,就没办法真实的认识事物了。

这是陈虹对柴静说的,仿佛也是对我说的。不了解我的人会认为我很冷漠,其实,我心理的那片天空很蓝,它喜欢阳光,喜欢温暖。

2。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和做了坏事的人。

3。越是聪明人,越要下笨功夫,它告诉我们即使聪明,依旧要勤奋。

4。人的一生,有的是将来,永远有下一拨人,下一个地方,不一样的生活我现在还是很念旧,恐怕自己会一直这样下去了,舍不得的东西太多,那些青春年华,那些灿烂的回忆,尽管模模糊糊地在脑子里游荡,可是就在存在,有人说,存在即合理,但它会影响我向前迈进的步伐,因为我会回头张望,脚步沉沉地,迈不出去。不过,总有一天,我会忘记那些,勇敢地向前走,只是那个日子应该快了吧

5。其实,在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必须的事情,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没有任何期待和面子的人生是最美好和自由的,因为这样,人才能听到自己的心。不解释,他的话!

看见读后感1000字篇二:(1096)字

这是一本很朴素、很触动心扉的书。看完此书后,纵使我没有泪流满面的举动,但是书中的内容却使我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书中文字平白朴实,作者试图通过最简洁的文字传达她作为记者这十年来的所见所闻,正如她所说“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的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满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很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从那一个个章节故事中,我看到了另外一个不为世人所知的世界,我对处于那种境况的人对他们不幸的遭遇寄予深切的同情,其次,更多的是对他们面对种种悲剧时所表现出来的勇气还有在此时显现出来的生命力量表示无比的尊重和崇高的敬佩。

过去我与大多数的奋青持一样的观点:记者这一群人就是政府的发言人(尤其是中央台的记者),在我们眼里他们不过是政府雇佣的“宣传队”罢了。没想到柴静颠覆了我多年以来一直信奉为真理的观念。在新闻体制下,她仍然可以保留她那不羁的个性,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她很勇敢地披露底层最真实的一面。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有谁愿意去关注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社会上的很多人包括我们自己出于自我保存的本能,自愿顺从经济和政治的支配,自愿异化,我们早已成为了没有特别意义的统计单位。我们自身被工具化得都没有时间去打理自己了,更不用说去关注甚至关怀别人啦。

看完整本书触动最深的还是“双城记”。这个故事发生在03年,在西部一个叫“双城”的小镇,一周之内,同一班级的5个小学生连续用服毒的方式自杀。当地的政府还有老师都认为他们是被“邪教”所驱使,思想被腐化,才会变得如此极端。后来经过深入调查发现真相“他们是被侵犯了,被侮辱了,才会选择终结生命。”这么小的年纪竟然可以把“尊严、友情甚至爱情”看得如此之至高无上。可以做到对死如此无“畏”,想必是把某些观念看得比生命还重要。那些小学生的人生经历都还太少,他们的感情世界还很干净、真挚。他们自尊自爱,他们把友情和爱情看得很神圣,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污秽。一旦被羞辱了,摧毁的是他们的整个世界。他们的那个世界好干净、好纯粹,也很令人向往。在这些小孩子身上,我仿佛看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薄伽丘、苏格拉底”等这些先哲们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精神。他们比我们现在的很多人更具有启蒙精神,更加看重生命的意义。

要想真正“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死亡甚至灾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意识。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略,被无知和偏见所蒙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如此之深,以致于我们的常常看不见其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

看见读后感1000字篇三:(1060)字

看完柴静的《看见》,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我原以为这只是一本记录一个记者在十年以来的采访,或是一本记录十年里的荣誉自传,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这本书里写下的,是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内省和反思,这是一本记录她成长的书。读它时,让我犹如身在其中,感受当事人的情感,体会事件的本质,感悟人生的真谛,内心有太多无法言表的情感就那样不断的肆意翻滚着、流淌着。

此书,她用坦诚的语言陈述着自己的十年成长路,不断剖析自己,不断正视自己的不足,让我们感受到了有血有肉的作者。她深入一线,“出生入死”给我们带来的事件真相,她的经历,她的采访,常常会触动我心弦,让我随之潸然泪下。就像歌词里唱的“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不经历风雨怎么风彩虹”,就像她的导师所说:“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其实一路走来,回首我们每个人走过的轨迹,哪个不是曲曲折折,而哪个人的经历不是一首百转千回的歌呢。所以想想自己,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不能再在患得患失之间蹉跎岁月了,就像白岩松对柴静所说的:“往事是最痛苦的,只不过回忆起来非常美好”;就像她在报道监狱女囚时所表达观点一样:“人是一样的,对幸福的愿望一样,对自身完整的需要一样,只是她生在这儿,这么活着,我来到那儿,那么活着,都是偶然。万物流变,千百万年,谁都是一小粒,嵌在的秩序当中,采访是什么?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其实这些放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中不也是亦然吗!感谢自己经历的一切,认识自我的渺小和伟大,也理解他人想法和行为,很多人你可以不认同他的价值观行为处事,但前提是,你一定要先去了解他,把他当成一个和你一样对等的人来看待,去理解他的逻辑。不能理解的部分,应留有疑问,而不是劈头盖脸的质问。因为人对幸福的愿望是一样的。

《看见》这本书还教会我用客观的、全方位的角度去看问题。无论对我们来说是好还是坏事情,它都有不同的面,都有不同的问题存在,首先我们要像柴静报道“非典”一样,为了“真相”深入其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真正了解问题本身;其次就像“药家鑫”报道一样,一件交通事故本身反映的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性,但深层折射出的是现在家庭教育问题。所以,一个事件产生,它深层折射的问题,它的源头在哪里,我们还是要多问问、多思考。跳出问题看问题,不冲动、不盲目、不求急,有时“慢”也是一种效率。

相信《看见》给我们的启示不止是生活和工作态度,不止是与人沟通,不止是看问题的方法,我想更多是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了一种“打破重组”的快感吧!(www.guaze.com 读后感)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