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读后感1200字篇一:(1209字)
我记得高中时我们的历史老师曾经说过:"作为一个文科生,<共产党宣言>很值得一看"。但当时并没有听老师的建议去看,因为不想浪费时间去看这些。后来,一直到现在,才能看过传说中的<共产党宣言>,实在是有点惭愧。读完之后,发现它真的很有价值,当时没看,是我的损失,不过,幸好此生还能与这部伟大的著作相遇。
<共产党宣言>一共分成了四部分,包括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还有就是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第一部分的资产进和无产者阐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对世界社会的影响。当然,这里面是有好又有坏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认同赞许资本主义带给世界的积极的好的影响。资本主义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城市化的发展,生产力的快速提高,社会各方面都受其影响,使人类向前迈进了一步,社会从封建社会转变到资本主义社会。但同时,<共产党宣言>又指出了资本主义丑陋的一面,金钱利益至上的风气占据了人们的心,使社会关系出现了严重的改变。亲情,友情,爱情等纯洁的情感混杂了利益在其中,使之变了味,而且还剥削下层劳动者,压迫他们。于是被压迫被剥削的阶层也凝聚起来了。资产阶级成为了其自身的掘墓人。
第二部分无产和共产党人阐述的是外界对无产者和共产者存在很多误解。马克思恩格斯从他们的责难中反驳他们,为世界的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作正确的辩护,并提出了一些向资本主义发出斗争的措施,说明了共产主义心将取代资本主义。
第三部分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阐述了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空想的社会主义这3种伪的社会主义思想。前丙种的实质是为了其自身的利益的(封建统治贵族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只是利用无产阶级,打着社会主义的幌子而已。而空想社会主义则纯粹是空想化的,没有立足于现实的,是不行的。马克思恩格斯用批判的笔调分析说明了这三者。进而导出要实现真正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需要正确的阶级,正确的思想来领导的。
第四部分的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的态度阐述的是在德国这个正处于资本主义革命的前夜的国家,革命的有利性。
任何一场革命都是要付出血与小的代价的。正如每一个新思想的产生也未尽一帆风顺。不过,我深信,只要是正确的思想,必然存留下来,能历经时间和岁月的磨洗,磨练,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共产主义的实现必然曲折,但我深信它终有一天会降临我们的世界,这我们推崇的大同社会。
其实,真是无可否认的,资本主义真的促进了世界的发展,使世界变得不再有距离,全球化接近了我们的关系,但由于市场经济,使得人们心中唯利益至上,这一点真的很不好。道德的逐渐沦丧带给我们的最后只会是在悲伤。<共产党宣言>的颁布,犹如冬日里的暖阳,黑暗中的光茫拯救了我们,它让我们更冷静地去看我们的世界,它引领我们走向光明。
我坚信,中国也终有一日会实现共产主义的,在这鲜花与荆棘满地的道路上,惟有立足于自己才能正确走下去。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1200字篇二:(1219字)
1847年11月,在伦敦召开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正式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一个准备公布的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会后,在恩格斯因事返回巴黎后,马克思单独执笔完成了初稿,并定名为《共产党宣言》。
思想是时代的产物,任何新的思想、新的理论,只有当物质生产发展向社会提出新的任务时才会产生出来。《共产党宣言》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并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历史根源。
工人运动的不断发展为《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创造了条件。英国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利润,残酷剥削工人,工人处境极其悲惨,政治上更是处于无权地位。在法、英、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著名的三大工人运动。“三大运动”之所以最后都归于失败,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尤其是没有一个真正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这使得马克思看到了一个不同于资产阶级的新的阶级力量,促成了《共产党宣言》的诞生。
《宣言》完整、系统而严密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特别是它的阶级斗争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这部著作从诞生起就鼓舞和推动着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斗争,成为无产阶级最锐利的战斗武器。恩格斯指出?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是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
我们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要为此而贡献自己的一切,舍此而空谈共产主义,那就是有意无意地、或多或少地背叛了共产主义。
对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在《宣言》的出版序言中多次说明,对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对个别原理和具体原理更要根据此时此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这里关键是准确把握基本原理和具体原理的科学界限,因为对基本原理是不能违背的,违背了基本原理就会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反面,葬送革命成果,从而可能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可耻叛徒。
要实事求是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辨证观点。从长远看,社会主义终将彻底战胜资本主义,终将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完全胜利。而在此之前,社会主义在每个国家的实践有可能发生一次甚至多次的暂时失败或挫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还可能经历若干个高潮交替的时期。因此,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既要满怀信心又不可掉以轻心,任何悲观的论调和盲目乐观、麻痹大意侥幸心理,都是极其错误和十分有害的。
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它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邓小平说过“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废除静止地孤立地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离开本国的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出路,也没有意义。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1200字篇三:(1210字)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得里希•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伟大的纲领性文献。它阐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成为世界的主人的道理。它的问世界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诞生于1848年2月,全文共分为四章: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共产党宣言》详细论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形成和各自的特点,继而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当时的新兴阶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共产党宣言》用辩证的观点指出了资产阶级起的积极作用,包括反对封建,追求自由,开拓世界市场,极大的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同时也指出,资本主义其固有的缺陷和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它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把财产重新聚集在少数人手。宣言露骨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无耻罪行,揭露了社会上压迫与被压迫的现象及其不合理性,有力地回击了各反动派对共产党人的攻击。最后,宣言发出了伟大的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自1848年2月起,69年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欧洲大陆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不断,终于,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俄国;1858年来,《共产党宣言》的光辉思想一直指导着全世界一切为人类进步事业而斗争的人们团结一心,反抗压迫,消灭剥削。
在中国,自1921年7月起,28年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90年来,《共产党宣言》的真理之火在中华大地始终高高擎起,指引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奔向康庄大道,奔向繁荣富强。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在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曲折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环境下,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与时俱进,敏锐地把握时代、形势和实践的新变动,以新的实践为基础,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我们要从中学习马克思思想的根源所在——与时俱进。大学生要面临的就是就业问题,就是社会,一个关系到自身前途的问题。大学生要求具备的,是创造力,是一种结合社会和自身,发挥想象力去创造的能力。能在社会中拥有竞争力,生命力,要拥有的,就要马克思思想中的与时俱进的思想。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1200字篇四:(1271字)
社会发展的生物学解释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
社会发展的生物学解释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这篇著作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威力,是因为它的发表诞生了一个伟大的真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一切社会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论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未来社会创造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共产党宣言》成为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一个光辉起点。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生物世界中增殖的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生物在少有天敌,生存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首先会成J型增长模式,即指数型增长。而随着代谢废物增多,生存空间的限制,该生物数量会稳定在一个值上下波动,成S型模式。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初期同样由于新生产力的出现而财富大幅度增长,社会创造出无比巨大的效益,空前文明。然而,由于市场及购买力是有限的,产品不可能无限增多,必然会出现生产过剩现象。仅仅靠市场自身规律来调控,就会周期性的出现经济危机,使资本在某一个值上下波动,来维持资本主义社会。
然而,人类的社会并不像生物界那样只存在生存环境,捕食被捕食,任凭环境变化而消长。人类社会还有更为复杂的生产关系存在。工人们在无法生存的状况下,会举行罢工,战斗,社会矛盾会异常尖锐。客观上,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是完美的或腐朽必将灭亡的,它像任何一种制度一样,在开始成为主流时,必将产生矛盾与冲突,如果要适应,必须加以调整以适应发展需要。罗斯福新政的成功证明资本主义在调整中发展。
至于阶级矛盾,在阶级社会中都有矛盾,就像生物界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是有矛盾冲突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但二者的存在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彼此不能分开。正如宣言中谈到,资本家不得不向无产阶级呼吁,要求无产阶级援助,无产阶级要依靠被雇用才能获得收入。只是一切太利益化,资本家只将目光放在眼前的经济收入上而忽略了社会矛盾,忽略了工人的社会生活保障,超过了限度,这样的压榨是得不到长足发展的。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关系是整个社会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终极原因。放眼现在的世界,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积极调整社会矛盾,完善着社会保障体制,人民普遍富裕,矛盾得以缓解。
我最赞赏的还是中国的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并不完全依赖市场调控而引发不可避免的矛盾,而是将政府调控与市场结合起来运转,国民的生活在日益雄厚的经济基础上得以保障,矛盾与资本主义社会相比要缓和许多,我们通过调控,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发生。而社会主义又不完全是单一的公有制,充分调动人民生产的积极性。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统治者,只将目光放在利益的最大化方面,而是心怀党和人民,为大众谋利益,这是我们得以稳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对“中国特色”的理解是,我们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不采取纯粹资本主义或极端社会主义模式。而是根据我国国情,在两种制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全面发展平衡稳固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