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1200字一:(1337字)
语言轻便流畅的文字,总是很快就会读完了,好像是遇见一瓶清凉洁净的水,一下子就喝完了。文章虽是读完了,却并不像只是喝了一杯水那样解了渴。有一种令人感动的温暖,感慨佩服的情绪,勉人向上的动力还留在心中。
我发现一个特点,比较有文字功底的老一辈的学者老师们,往往用字更加精简,叙说自己的故事,那些苦难只是平淡叙说,好像是别人的故事一般,而家人之间的记忆和故事则历历在目,饶有趣味,似乎怎么说都不够,总是令人感到温暖。而年纪越轻,过了无话可说的阶段,对事物的渲染夸张愈是浓墨重彩。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我的泪窝是太浅了,看到书里一些情节,泪就止不住一直往出涌。人生本是一场大梦,苍凉几度,真的只是逝者自知,唯一可叫人不憾的,是和最爱的人相伴相守的那些时光,庆幸自己可以遇见这样的伴侣,感谢上苍赐予自己最好的女儿,如此,即便是一路风餐露宿,也容膝易安了。
钱钟书先生虽是学贯中西的学者,在学习读书方面都是杨绛先生和圆圆的老师,生活中却是“拙手笨脚”,他在年老之后随女儿逃避邻居的欺负住到简陋的学校宿舍小红楼去,大家都在忙活,他也不肯闲着,就拙手笨脚地跑去打扫陈年积土,弄得哮喘复发。这让我想起,妹同我讲述的,二姐开车带着大姑去接应回家为奶奶奔丧的妹,打着电话说岔了路口,二姐下车去追走过的妹妹,一回头“老太太”大姑也跑出来了,眼睛不禁又湿了。暮年的老人,总是很容易让我心疼和担忧,在他们眼中我们始终是孩子,他们既看着我们一天天长大也渐渐为人父母,同事仍然为我们而担忧。
杨绛老师始终是乐观的,因为在生活中就是那么淡薄无求,在生活中三人总能找到乐趣,所以书中也是俯拾即是,比如坐月子期间,钱钟书脱离了杨绛的照顾,自己一会打翻了墨水,几日又砸坏了台灯,苦着脸对坐月子的杨绛说,“我做坏事了”,杨绛就说“不要紧,我会洗,我会修”,乃至会划火柴做饭了,也面有得色,分外开心;生了圆圆后,全家她说“(钱钟书)吃肉,我喝汤,圆圆吃我”;他哮喘病发,呼吸如呼啸。我(杨绛)不知轻重,戏称他为“呼啸山庄”等等。文章很大一部分,也是围绕着他们最爱的女儿圆圆(钱媛)写的,她从小到大的很多故事,这个哭声嘹亮的“星海小姐”,瓷娃娃,外公的读书种子,老师中的尖兵,她的可爱善良聪明孝顺,对工作的鞠躬尽瘁,对人的友善,终因劳累早逝,留下亲爱的妈妈,病中的爸爸,先行一步,“回到她的家”去了,怎能让人不动容?
谁不想要这样的一个好女儿呢?
书中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无疑有他们一家爱书的品质,爱读书,求甚解,对知识有孜孜不倦的喜爱和钻研,对学术从不模棱两可,在他们生活的每个阶段,几乎都没有离开书本,即使重病,文革或者在有更好的居住条件召唤他们时,他们依然宁愿守在离书本更近的地方。书籍是食粮,这一点,现在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呢?
每天都看到很多人在忙碌,或者焦虑,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像我一样,体会作者书中的快乐和辛酸。
不由得,又感到这默默尘世的孤寂。
那么多岁月和故事,是钱钟书、杨绛先生和圆圆他们仨生命中闪光的石子,穿起了这个平凡又不平凡的家庭的大城,我们都是各自城中的人,他们何以成为他们,而我又何以成为今天的我呢?它山之石,现在可以做的,唯有努力读书,让自己成为一个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依然可以心灵安定的人。
我们仨读后感1200字二:(1243字)
发现豆瓣是个不错的东西,呵呵,有很多书推荐,还有很多人写了很不错的读后感,写得比我写得好多了,以下是一片《我们仨》的,对这本书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看。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高中的时候。那时一个朋友冲着漂亮的封面买了一本,随手翻了翻就塞进了书架。我向来是不大爱看现当代作家的文章。后来大学读了中文系,对各个作家都增加了一些了解,经历了一些大是大非的事,心渐渐变得平淡,某日下午,脑海里突然冒出了这本书的名字《我们仨》。遂拨了通电话给友人,借了过来阅读。
仔仔细细读完,心里触动不止。从第一部“我们俩老了”到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每看几页都有令我感动或羡慕的地方。
感动于钱钟书夫妇动荡时互相扶持老来互相依偎,女儿钱媛的点滴孝心。羡慕于他们一家人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做学问过生活都有条不紊,既严谨又有乐趣。
更重要的是,他们是知福的人,所以也更加懂得惜福。
第一部《我们俩老了》与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或许可以归结为一篇。一篇杨绛先生做的关于他们一家人的梦。是寻梦回忆梦,是担忧梦预言梦。梦里的寓所古栈道,像是相隔万里,梦里的路一深一浅,梦里的人知道自己仍在天地间却不知这是梦境。或许心里明白,也寄希望于这相聚的梦能千秋万载地做下去吧。
是的,若知离别在即,我怎舍得一觉醒来梦里人影飞去。还不如把一个小梦拉成万里长梦,送一程,道一声再见,又能再见一面。离别拉长,对有情的人来说,是痛苦也是快乐。因为,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他从此消失不见。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对他们一家人的细细回忆。从她和钱钟书新婚去牛津求学一直细述到女儿圆圆和钱钟书的相继去世。
这几十年的婚姻家庭生活,他们一家人过得平淡安稳略有滋味。在国外留学期间自己学做饭攻克学问难关,回国后遇上战乱文革能相互支持,文革后伴随病痛的老年生活也能在读书工作中安详静默。无论多困难的境地,对他们来说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去打破世界的方圆,这野心不是他们所能拥有,他们只求在自己的方圆里求得一份自由闲适。
我很喜欢他们一家人的性格。钱钟书生活上的憨厚与学问上的严谨,杨绛自由温和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女儿圆圆大胆聪颖有孝心。这样温情的一家怕是在那个年代也少有的吧。这自由心与甘于平淡的心最是难得。
书里的彩页有他们一家的人的生活照信札图片,还有钱媛在病床上未能完成的《我们仨》。看着这些毫无华丽朴素得令人动人的文字,让我恍然。
如杨绛先生在篇末说的那段话。
人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得到的结果总是失去,相聚得来还须散。难道这短短几十年的在世真的就不需要去珍惜了么。
或许应该勿执我念,平平淡淡地走下去,不管前路是近是远,不管幸福快乐是短是长。
有一个家,有事可以做,能看到最亲近的人安然生活着就好了吧。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我们仨读后感1200字三:(1215字)
终于又开始读书,一个半月的时间刚刚读了两本。类型却非常不同。
一、TheArtandScienceofPersonalMagnetismbyTheronD翻译过来叫做《气场修行术》
说真的,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读这样的书,更别说喜欢了。但凡事某某成功学、某某修习术此类的成功捷径之书,我向来都比较鄙视。因为我坚信成功是不可复制的,更是不大可能存在对所有人都适用的定律。尽管我也知道可以从中借鉴很多,但是却没有特别的兴趣。
这本书是同事推荐(虽然不确定他自己读了没有)。看着里面行宽字大,又确实不知道该读读什么书就把它抓了起来。没想到的是,一个周六上午,我站在地上,听着音乐,一口气把它读完了。
为什么呢?真的是因为这本书特别的好呢?现在回想一下:
内容上,不复杂,道理不多。但却是与我之前思考的一些东西有些不谋而合,所以很容易理解了。
结构上,类似于学习笔记,每个篇章之后有总结。随后又有重复。这加深了其所要表述的重点。当然也减少了时间。(重复的部分一掠而过咯~~)
排版上,如之前所述,这是个翻译版本,排版宽松,字也不小。所以读起来没有那种密密麻麻的文字带来的压抑感。
所以自然读起来很轻松,很顺畅。到底值不值得推荐呢?反正我是推荐给妹妹了。哈哈!
二、杨绛的《我们仨》
读书的时候,同宿舍同学互相追捧这本书,读的眼泪哇哇的。当时翻了两眼,没大感觉。类似日记,像是散文,文字又是相当的平淡,记录的又是极其个人的情感和琐碎。前一阵子,大概是忽然想念学校的时光了吧,从卓越上一口气买了好几本原本想读却没有读过的书,《我们仨》便是其中之一。
这本书是三联书店出版,封面很喜欢。里面的排版和字体也都很让我心爱。捧在手里端详了好一阵,开始拜读。没想到的是,读书的过程断断续续,非常不顺畅。现在书已经略显破旧,可我却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地读完。
钱钟书是我非常非常钦佩的学者;钱钟书和杨绛是我极其羡慕的一对夫妻;加上他们女儿圆圆的他们仨就理应是完美的了。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
书中欢乐有限,更多的是追忆中的思念。不喜欢这样的感觉,太难过。不得不承认,作者杨绛,这位大师字里行间的感情真实,又隐隐的浓郁。总觉得,作者写作的时候是在流泪的,至少心里在流。所以即使是欢乐的段子,我读着也总觉得心酸和感叹。
其实,这本书太像是一本日记了,而且又是给外人看的日记。所以没有那么开放,而情感又是忍不住的浓郁。对于我这个伪崇拜的人来说,没有太多背景的了解,并不能真正的读懂事情的经过。这也是不能顺场地读完的一个原因吧!
另外,说我是个伪崇拜的人,不为过。呵呵。我崇拜一个人,却不愿意花时间把他的一切相关都了解的彻头彻尾。譬如喜欢某电视剧的男主角,那喜欢的就是剧中的那个他,即使是见到了真人,也没有别人的那么激动和兴奋。钦佩某位大师,也只是喜欢他的作品,对于他本人也没有太多的爱慕。大概是终究觉得那些离我太远了,即使是有幸见面,也只不过是一面之缘,又怎样呢?倒不如身边真真切切的人更吸引我。
我们仨读后感1200字四:(1221字)
女儿从幼儿园放学回来,告诉我今天老师教了一个新词--亲情。随后,女儿问道:”妈妈,你知道什么叫做亲情吗?”虽然这个词很常见,但我还是被问住了,习惯性地查了一下度娘,上面写的很详细:“亲情,特指亲人之间的那种特殊的感情,不管对方怎样也要爱对方,无论贫穷或富有,无论健康或疾病,甚至无论善恶。”答案很笼统,直到最近读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我对亲情的定义才有了更深的感悟。
杨绛先生通过《我们仨》回忆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和她一家三口快乐而艰难、爱与痛并存的日子。书中杨绛先生先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后面则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他们相濡以沫,家庭成为这一家人最安全、最好的庇护所,亲情陪伴他们走过这段坎坷历程。
生活中看似琐碎的点点滴滴,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在她的笔中,都可以成为文章中的亮点,让人受到启发。平时我们觉得不足挂齿的琐事,通过她的细细道来,显得娓娓动听而又不失之烦琐、纤细入微。“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她鲜花般的笑容还在我眼前,她温软亲热的一声声‘娘’还在我身边……”“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她不直接抒发感情,不直接议论人事、阐述道理,她只是从容地叙述,将她的感情掩盖起来,通过这一篇篇的文章表达她对亲情的感悟。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我们有了更多的理解、更大的想象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读完此书,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父母都一样,父母的心全在子女身上,而子女呢?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可以说自己是小屁孩,可以毫无忌惮的享受父母对你不求任何回报的关爱;当我们长大成人了,我们又要奔波忙碌于生计、自己的家庭、事业、生活,而那还在背后默默支持你念着你的父母,也许在闲暇之时偶尔想到当初对父母的诺言。好多时候,我们会信誓旦旦的说:“我以后要赚大钱,买大房子给爸妈住;带他们环游世界,享受人生;请你们去疗养院,让你们晚年无忧…。“父母一直在等我们,等我们赚的钱给他们花,等我们陪他们出去旅游,等我们……,看完了《我们仨》,我弄清楚了有些事情不一定要等以后、等所谓的“长大了”、“有钱了”、“有时间了”,才能去做。有些事情是要用一辈子去经营的,譬如,亲情的呵护。他们从来不奢求什么荣华富贵,他们只想你能一直像他们曾经爱过你那样爱着他们,记挂着他们。无论多么不想打扰你的生活,他们心里也还是很希望你能有空多陪陪他们,哪怕一个电话也能让他们高兴半天。仅此而已。不需要钱,只需要一颗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