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读后感1000字一:(1066字)
经过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白鹿原》给看完了,零零散散的!慢慢悠悠的看的,其中我还在百度上搜索了“听”白鹿原,其实在我看来听小说是比较不错的,相比书说出来没有那么难懂,相比视频它又具体了很多,所以在最后几章我几乎都是听完的。
初看白鹿原的时候我没能理解到老师为什么要我们看这部小说,一个男的娶了七个老婆竟然死了六个,我一直在疑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究竟是要以一个怎么样的心态来接受这个事实,然后还有勇气去迎接第七个的到来,一个人要以怎样的精神面貌才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仅仅只是因为自己是独苗?仅仅只是传宗接代?在故事的开始我们不难看到其实作者是承认鬼神之说的,从仙草看见的那些在房梁上的女人,到父亲的去世,无一不体现了鬼神的踪影。然而在故事上,他们体现的却是不信神,仅仅是相信祖宗,这是我很不能理解的地方。
忽略这些不计,其实看这篇文章我还是蛮有收获的,起初看不觉得有什么,以为就是两个迷信家族间话长短,但后来看着看着就慢慢变得深刻了,在其中让我影像最深的就是朱先生,是主人公白嘉轩的姐夫,他一生喜好不多,最喜欢的便是每日吟诵圣贤书,他与别的读书子弟不同,他在考取了功名后,看到时局不定,便拒官不做,在家乡开办白鹿书院,研究修身之法,编纂县志,一度时期曾招生传道。他因为一些预见屡屡应验,以至于让原上的人都觉得他是一个大智者,有着神通的能力,在我看来,他真的很值得人敬佩,他又自己的原则,博学,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志气,是我一味欣赏她得原因,我觉得他不是有神通的,他只是有学识,有远见而已,而在他死后几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他却被混蛋红卫兵给掘了坟,烧毁了尸骨。这也算是作者对那个时代的一种抨击吧。
或许基本上在别人看来都不太会注意小娥这个女人,因为她仅仅是故事的一个穿插,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她的结局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作者正是希望用她得结局来讽刺那个时代的封建思想,在那个时候来说,小娥是奔放的,她有着自己的思想,她不甘心命运就是这样,她敢于与命运做斗争,敢于争取自己想要的一切,其实小娥没有错的,有错的时不应该遇到那个时代,她只是争取自己的幸福不甘心做一个不爱自己自己也不爱的人的身边,这有错么,如果命运不这么安排,他只是希望和黑娃好好的过日子而已,在其中,我们也不难看出,面对黑娃的贫穷她也从不嫌弃,这样的人在我们现在是绝对没错的,在强大的宗法制度面前,田小娥太弱小了。她死的太屈!后来作品中描写到了一些诡异的故事:她的鬼魂附体到她公公鹿三身上,并使鹿三的精髓被吸掉,早早地死亡。算是张扬了一下弱者对社会的抗争与呐喊。为自己报不平了吧!
白鹿原读后感1000字二:(1030字)
在大一暑假期间,我读了从图书馆带回家的《白鹿原》一书,书中揭露中国封建社会的弊端、人性的黑暗面还有社会的现实一面的情节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白鹿原》一书是作者陈忠实历时六年艰苦完成的代表作,并与1997年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这一中国长篇小说最高荣誉。小说围绕着在陕西关中平原上的两大家族——白家和鹿家祖孙三代之间的恩怨展开故事的叙述。我觉得这是一部到处都充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小说,其中的传统文化当然有精华也有糟粕,在这本小说中,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传统文化的糟粕,因为这本小说讲述的年代是从清朝末期到解放前,其后又较小篇幅提及解放后两家人的生活,所以,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充满动荡的年代,难免人们的思想会受一些传统文化的糟粕影响,比如迷信,相信因果循环,女人天生拥有传宗接代的义务等等,而且农村的传统思想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所以,这本书是中国农村传统文化的一大缩影,这也让我们这群当代大学生意识到先进的思想意识指导是多么的重要,更加警戒我们的是,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学会独立判断优秀文化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书中主人公之一的白嘉轩受农村家族传宗接代的思想影响,一生娶了七个老婆,并且在娶第七个老婆前,连续克死了六个老婆,但是,由于他身上富有替白家传宗接代、继后香灯的责任,同时也为了争夺白鹿原的统治权,他急需要有一个男孩来巩固自己在白鹿原中的地位,他唯有娶了第七个老婆,小说的女主公——吴仙草,并育有白孝文、白孝武、白孝义、白灵三儿一女。白家的长工鹿三是整本小说暗藏的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小说主要是按时间的顺序写他的两个儿子——黑娃和兔娃以及白孝文这代人的成长经历。
读完这本书,结局是凄惨的,许多角色都最终以死亡来收尾。纵观全书,我看到了中国传统女人在农村的地位的地下,家族间为争夺统治权的尔虞我诈,宗法观念对当时中国人们的思想影响巨大,迷信的神秘色彩无处不在,利益争夺的人性黑暗面。但是,我还是会从该书中总结出一些正能量的体会。我最大的感想就是人还是要本本分分的做人做事,坚持自己的原则信仰,像朱先生,白嘉轩和鹿三一样。再好的人,自己把持不住自己,如白孝文,也会变坏;再调皮不好的人,如黑娃,也会走上正轨。活着,是一种本本分分的信仰。在动荡危险前,能够不慌不乱,做自己本就该做的,不去掺和不应该掺和的,不要凑热闹,做好本职,将自己的分内事做好,承担好自己的责任。
白鹿原读后感1000字三:(1035字)
由于北京交通拥堵,上下班路上时间太长,无所事事。经同事介绍,一时心血来潮,找来陈忠实的大作《白鹿原》聊以打法时间。
这本小说我大学时就曾看过。但那时的自己毫无阅历,人生也未曾受过任何挫折,尤其学业上的种种顺利,让自己时时沉浸于前途无限光明的幻想中。对这种虽然名气足,但却内容冗长而又充满乡土特色的小说实在难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随手翻过几次,但总是半路而止,体会不出任何甘苦。
工作以后,发现了自身能力的种种欠缺,也发现了人生并非过去想象般一帆风顺,经历了不少焦头烂额之苦,时过境迁之后再读它,体会则完全不同了。
白鹿原上,白家与鹿家三代人,不足百年的时间里,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很让我有些感慨。
感慨之一是世事难料。白鹿原上,白家兴旺过,鹿家兴旺过,但好景都不长,跌下去,又起来,起来又下去。白鹿两家三代人被命运在砧板上无情地反复敲打。什么时候正面烤,什么时候背面敲,世事难料。所以,自己不论什么时候,都别悲观,也别骄傲。活得好,是祖上有德,自己运气好;活得不好,是时候没到,自己还要再加把劲儿熬一熬。人的一生漫长得很,一时得意、一是低落,千万不要把一时的状态当成永恒。对人生的态度,在困难的时候要能坚持得住,在得意的时候要沉稳得住,不要被表象迷惑。
感慨之二是尊重别人。尊重高位的人,也尊重卑微的人。地位卑微的人难保一辈子卑微,即使一辈子卑微,下一辈子,人家未必不翻身,时间能改变一切。即便是打了一辈子长工的鹿三,还生出了一个将来当保安营营长的黑娃一样的儿子来。地主白嘉轩的儿子,也有卖房卖地半死不活的一天。世界是多元的,不要把人看死了,这等于自断后路。这样的后路,眼前可能不需要,等到真需要的时候,已经晚了。
感慨之三,做人要向朱先生学习。朱先生读圣人书,有崇高的精神境界,立志学为好人;又不拘泥于圣人之言,在混乱不堪的世界中,既不随波逐流,也不拘泥死板,不论世事怎么变化,总能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低调而不骄傲。管你张县长李县长,共产党还是国民党,他有他的抱负、理想与信念,成败不萦于心,不媚俗,不庸俗,光明磊落。同时,在生活面前,他有血有肉,有男人的骨气,又不失情调,让我佩服。
感慨之四,有自己的原则,但也给别人一个机会。白嘉轩做事太硬,鹿子霖就圆滑很多。白嘉轩要是能够在坚持自己的原则的同时,多给子女一点谅解,或许白孝文也不至堕落到那种程度。而鹿子霖做事情太过阴损。这样的阴损是否能招来祸患我看不一定。但做人还是光明正大些好,坦坦荡荡,才能心无所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