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读后感1300字一:(1380字)
记得在儿时,我最早的一个理想就是成为一名考古学家,穿上一身户外装备,拿起一把枪,和队友们探寻深山古墓里的历史真相;还要和古墓里的机关陷阱与可恶的盗墓贼们斗智斗勇,生活的孤独、刺激、血性和傲然。究其原因,似乎是因为看了一部有关电影,现在已经连电影的名字和基本情节都回忆不起来了,只是记忆碎片里有可怕的古墓和沧桑的爱情。谁知道,二十年后,一部天下霸唱大神关于盗墓探险的神作《鬼吹灯》让在下读的欲罢不能,瑰丽悬疑、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又重新勾起了儿时那第一个梦想。《鬼吹灯》的确是盗墓类小说的开山之作,具有里程碑般的划时代意义,对此,在下肯定要在另一篇日志里进行品评。而号称和天下霸唱的《鬼吹灯》南北齐名、并称一时瑜亮的南派三叔的另一盗墓神作《盗墓笔记》在下则刚刚在每天的骑行中听完了有声小说,趁热打铁,就将这一部连载了5年时间,合计380万字的几次要中途放弃阅读的盗墓小说的一些感触记录下来,以免时间冲淡曾经的激情和火花。
一开始看《盗墓笔记》,就被它诡异的情节所吸引,比起天下霸唱京津味儿的娓娓道来,南方人精明善于算计的特点在笔风上显露无疑,三叔给读者设置的悬念、挖的坑更是匪夷所思,而且气氛渲染的接近于恐怖。可是读着读着,我就读不下去了,因为三叔的叙述明显有太多的破绽,故事仿佛深夜里一盏孤灯,让读者能看到或者看清的只是小小一角,还有巨大的真相和阴谋被隐藏在未知的黑暗里。鉴于这种极度不爽的感觉,我甚至想过放弃,后来勉强靠着看网络上的一些解密来强行支撑自己看下去。
可是越看越深入,随着故事的逐渐展开,人物的命运开始有了起伏,很多原本很可爱的鲜活生命和一起出生入死的感情,都随着巨大的阴谋和痴狂的梦想而葬送了。渐渐的,这本小说使我越来越有一种“江湖子弟青山老,百年风雨洞庭湖”的沧桑和慨叹;而情节上,也开始一步步的逐渐去揭开那个巨大阴谋的真相。随着老九门各个盗墓大家族逐渐浮出水面,谢雨辰、二月红、张大佛爷等经典人物的纷纷登场,矛盾逐渐积蓄和总爆发,整个故事终于渡过了漫长的青涩成长期,开始迎来了甜蜜诱人的成熟期。尤其是故事最后结尾的部分,潘子的死,哑姐的嫁人,小哥的离去,胖子的断魂,几乎每一次生离死别都让我泪眼婆娑。再精彩的小说永远也只是小说,虚构的是情节,真实的是感情,或者说人间真情!
如果说《鬼吹灯》靠磅礴大气的构思、幽默顺畅的叙事而貌似金庸的武侠,那《盗墓笔记》就是诡谲连环、精悍个性的古龙武侠,它已经不单单是盗墓探险小说了,更接近于推理小说的范畴,可是在严密理性的推理解密和冷酷狠辣的黑道家族斗争中,却偏偏夹杂了人间的真情挚爱与无奈伤别。而《盗墓笔记》行文布局虽然类似古龙,立意却相当高远,近于黄易探寻和超脱生死之终极秘密,妄图破碎虚空的最高哲学命题,这又极大的拔高了小说的思想深度,超过了古龙的局限和小气。就是那个试图探寻得到所谓人类“长生”之谜的那个背后最大的反派势力——“它”,布下了几乎无解的巨大阴谋,杀害牺牲了无数的鲜活生命,机关算尽却偏偏没有算到人类还有真情和善良,而最终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满盘皆输。为一己私欲,妄图长生不死之人终将淹没于历史尘埃之中,是以不朽万古者,唯有“情”、“义”二字也!正所谓:
天下风云去又来,江湖恩怨空余哀。
忍把浮名换浊酒,人间只有情永在!
掩卷之后,我唏嘘良久,不得不写下这篇文学评论,聊以自娱,也与诸君共同交流。
盗墓笔记读后感1300字二:(1367字)
在一次无聊的机场候机中,逛进书店买了一本据说网上很热的小说,就是《盗墓笔记》。当时因为不知道是中篇,所以只是随手买了一本,那个不负责任的店员给我的是---第八集。所以我和吴邪,闷油瓶,胖子的初次相识,并不浪漫,反而有点犯傻!不过就算是第八集,也已经让我足够吸引,回到家后立即网购了一套,一共有九本。印刷很精美,也很有神秘气质。在最开始的阅读中,窝囊的吴邪让我一度很无语,甚至有点失望。但是随着闷油瓶和胖子的出现,铁三角的形成,故事终于在慢慢的演变中,带我走进了未知的奇趣世界。时而惊险,时而感动,又会突然遭遇气愤,一颗心随着三个人的不同旅程时起时落,我风魔了!
上学的时候,我就练就了一种阅读的本领,就是可以读的很快,但是却绝不会漏过作者要表达的精神,用老师的话说,这叫归纳能力强,理解能力好。我就是用这种飞快的速度,在短短半月之内,就读完了《盗墓笔记》,接着又饥渴地读完了《藏海花》。当某一天的早晨醒来的时候,看着摊了一桌子的书,意识到这一切都已经结束了,那种失落感是不能形容的。这种感觉仿佛不是我读完了书,而是书里的人抛弃了我,他们依然生活在他们的世界,而我,却不得不离开了这份精彩。
南派三叔的思维是很天马行空的,我对他不了解。不过我想他应该对神秘事物,比如说盗墓之类很感兴趣,因为我也百度过他,知道他以前的作品有一些也跟盗墓有关。从我的想法来说,这一定是一个天天有很多奇怪念头的怪蜀黍,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中,喝着茶,听着不知名的广播或者音乐,但是心永远也不知道在哪里的主。
《盗墓笔记》是他编起来的一个框,整体形状很好看,也有精雕细琢,也有突发奇想,但是当把逻辑的这个物体放进框里,很多地方就开始漏水,有一些随心所欲的构架就显得极不牢靠,随便挑出来几个就可以说明,比如吴邪被蛇咬了以后写出的数字,最终也没说明问题;比如雪山深处的金属球,也只是在某一篇章中暂露头角,接着就袅无音讯;又比如很多难以解释的地方,都用晕迷过去,醒来就在哪里哪里来描述。但是作为读者是不可以这么挑剔的,如果真的这么挑剔,自己写一本这样的出来看看,其实可以肯定90%的人是写不出来的,就算写出来也是难以下眼的。很多东西,特别是艺术,是不讲究实质的,就好像你看到翻糖蛋糕,它带给你的不是口味上的美感,而是一种视觉冲击,再由这种视觉冲击带动气氛的蒸腾。小说也是一样的道理,不要枉费神思去挖三叔的漏洞,应该抛开一切执念,跟着主人公走进情景,体会那种神秘,体会那种激情。我很喜欢闷油瓶,这个人物的创作极度符合我的重口味,强大个性有男人味,是我从小对男人的定义。经常会虎头蛇尾的我,这次能一气呵成地阅读完成,很大一部分应该感谢闷油瓶,是他的魅力牵引着我一路走到最后,直至《藏海花》的青铜大门口。现在我还经常想起他,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有点模糊了,我熟悉这种感觉,任何一种东西都禁不起时间的煎熬,我们就是人,普通人,老化的器官,藏不住什么永久的东西。
我急切地期待铁三角的另一部小说出现,虽然我知道这很难,写到这个层面,青铜门后的终极,是成为一个经典,还是成为一个笑话,都已经是作者很难去把控的了。有时候适时地收手,才是明智的选择,我相信三叔应该是这样一个明智的人。这也就意味着,我只能在自己的脑子里上演无数次不同情况的相逢场面了。
再见了,我的闷油瓶;再见了,吴邪和胖子!
盗墓笔记读后感1300字三:(1349字)
我是从结束了《藏海花》的阅读后,才萌生要写些什么的。
在很多年前,我是非常厌烦读小说的。我觉得那是一个漫长且繁杂的过程,而我则是一个信息的速食主义者。所以,当我结束了长达9本书的《盗墓笔记》的时候,我甚至被我自己所震惊。而,《藏海花》或者应该被叫做《盗墓笔记前传》。我不得不说,我深深的陷进了南派三叔所创造的这个巨大的漩涡中去,并乐在其中。
当然,这不是今天要写日志的主要目的。关于这篇日志,我希望把主角的位置留给闷油瓶子张起灵,而不是关于三叔所塑造的老九门,甚至张家族人的那些云层后无休止的小秘密以及所谓的终极。亦或是张家族人与汪藏海横跨千年的较量。
如果说三叔加注到吴邪身上的是一种命运的包袱的话,那么三叔加注在小哥张起灵身上的则是不幸与凄冷。那是一种残忍。甚至超过任何精神形式。
故事的一开始,三叔就赋予小哥强大的身手与神奇的血液。而这些唯一的好处似乎只是为吴邪提供了绝对的安全感。确实,这种安全感是绝对的,不管对于谁。但是,这些却为小哥带来了凄凉的人生。
记得故事里是这样描述小哥的:“一个没有过去和未来的人,他的存在似乎与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关连”。这种精神层面上的无感,是一种无能为力的空悲。于是,几乎整个故事的一半里程里,小哥都是在踏着自己的足迹寻找自己的过去。尽管这种过去是种折磨与悲痛。但他别无选择。所以,当小哥去青铜门履行家族使命前跟吴邪告别的时候,才会说:“我想,你大概是我与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吧”
三叔用沉默寡言和几乎匮乏的面部表情掩盖了小哥所有的内心世界。没有人知道小哥是否曾经感慨过命运,悲伤过年轮。或许他在感情世界里的感知犹如婴儿。在整部故事里,似乎只有吴邪真正的去关心过闷油瓶子张起灵的内心世界,尽管小哥把自己的世界封闭的很牢。但吴邪一直试图努力的靠近。这大概是三叔给闷油瓶子张起灵凄冷的人生中唯一的温暖,尽管小哥对此的回应仍是冷淡的。他似乎并不懂的去表达一些东西。
当故事的最后,三叔果断让闷油瓶呆在大铜门后去守护终极十年的时候,所有人都为这么个可怜的人痛心着。但三叔似乎并不愿意就这样放下折磨他的刀。所以,在《藏海花》中,三叔又给他加注了悲惨的童年。自小无父无母,苛刻又严格的训练,被采血当苦力,不顾惜他的生命,甚至目睹了族人相互厮杀的场面。所有的这些他都是面无表情的面对着。还要穷其一生背负家族的使命。所以连吴邪都怀疑这个世界上究竟还会有什么事能让这么个人真正伤心呢。所以,当他在喇嘛庙看到那座小哥哭泣的雕像时,会那么的震惊。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会让他哭泣呢。这是一个让人有绝对的安全感却又有强烈保护欲的令人心疼的人物。
有很多时候,我甚至觉得闷油瓶子张起灵是三叔内心的一种设定。那是一种脱离世界的向往,但又在这种向往中饱受空虚和孤独。这种孤独犹如闷油瓶的世界一样,深入骨髓。
我不知道三叔的故事还会如何继续下去。我只知道,关于这个故事,只要三叔想,他就可以无休止的讲下去。打个比方,一开始或许会觉得三叔在编一个篮子,故事展开,继续,然后收网,最后结局,做成成品。但是,三叔却在编一个席子。一开始的篮子底儿“老九门纠纷”只是现在席子“张家族人的秘密与汪藏海的较量”的边缘部分。
但是,不管怎样,我还是执着于这个故事。只是,在故事的后续,希望能给闷油瓶子张起灵凄冷的命运有个温暖的交代。
盗墓笔记读后感1300字四:(1380字)
记得在儿时,我最早的一个理想就是成为一名考古学家,穿上一身户外装备,拿起一把枪,和队友们探寻深山古墓里的历史真相;还要和古墓里的机关陷阱与可恶的盗墓贼们斗智斗勇,生活的孤独、刺激、血性和傲然。究其原因,似乎是因为看了一部有关电影,现在已经连电影的名字和基本情节都回忆不起来了,只是记忆碎片里有可怕的古墓和沧桑的爱情。谁知道,二十年后,一部天下霸唱大神关于盗墓探险的神作《鬼吹灯》让在下读的欲罢不能,瑰丽悬疑、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又重新勾起了儿时那第一个梦想。《鬼吹灯》的确是盗墓类小说的开山之作,具有里程碑般的划时代意义,对此,在下肯定要在另一篇日志里进行品评。而号称和天下霸唱的《鬼吹灯》南北齐名、并称一时瑜亮的南派三叔的另一盗墓神作《盗墓笔记》在下则刚刚在每天的骑行中听完了有声小说,趁热打铁,就将这一部连载了5年时间,合计380万字的几次要中途放弃阅读的盗墓小说的一些感触记录下来,以免时间冲淡曾经的激情和火花。
一开始看《盗墓笔记》,就被它诡异的情节所吸引,比起天下霸唱京津味儿的娓娓道来,南方人精明善于算计的特点在笔风上显露无疑,三叔给读者设置的悬念、挖的坑更是匪夷所思,而且气氛渲染的接近于恐怖。可是读着读着,我就读不下去了,因为三叔的叙述明显有太多的破绽,故事仿佛深夜里一盏孤灯,让读者能看到或者看清的只是小小一角,还有巨大的真相和阴谋被隐藏在未知的黑暗里。鉴于这种极度不爽的感觉,我甚至想过放弃,后来勉强靠着看网络上的一些解密来强行支撑自己看下去。
可是越看越深入,随着故事的逐渐展开,人物的命运开始有了起伏,很多原本很可爱的鲜活生命和一起出生入死的感情,都随着巨大的阴谋和痴狂的梦想而葬送了。渐渐的,这本小说使我越来越有一种“江湖子弟青山老,百年风雨洞庭湖”的沧桑和慨叹;而情节上,也开始一步步的逐渐去揭开那个巨大阴谋的真相。随着老九门各个盗墓大家族逐渐浮出水面,谢雨辰、二月红、张大佛爷等经典人物的纷纷登场,矛盾逐渐积蓄和总爆发,整个故事终于渡过了漫长的青涩成长期,开始迎来了甜蜜诱人的成熟期。尤其是故事最后结尾的部分,潘子的死,哑姐的嫁人,小哥的离去,胖子的断魂,几乎每一次生离死别都让我泪眼婆娑。再精彩的小说永远也只是小说,虚构的是情节,真实的是感情,或者说人间真情!
如果说《鬼吹灯》靠磅礴大气的构思、幽默顺畅的叙事而貌似金庸的武侠,那《盗墓笔记》就是诡谲连环、精悍个性的古龙武侠,它已经不单单是盗墓探险小说了,更接近于推理小说的范畴,可是在严密理性的推理解密和冷酷狠辣的黑道家族斗争中,却偏偏夹杂了人间的真情挚爱与无奈伤别。而《盗墓笔记》行文布局虽然类似古龙,立意却相当高远,近于黄易探寻和超脱生死之终极秘密,妄图破碎虚空的最高哲学命题,这又极大的拔高了小说的思想深度,超过了古龙的局限和小气。就是那个试图探寻得到所谓人类“长生”之谜的那个背后最大的反派势力——“它”,布下了几乎无解的巨大阴谋,杀害牺牲了无数的鲜活生命,机关算尽却偏偏没有算到人类还有真情和善良,而最终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满盘皆输。为一己私欲,妄图长生不死之人终将淹没于历史尘埃之中,是以不朽万古者,唯有“情”、“义”二字也!正所谓:
天下风云去又来,江湖恩怨空余哀。
忍把浮名换浊酒,人间只有情永在!
掩卷之后,我唏嘘良久,不得不写下这篇文学评论,聊以自娱,也与诸君共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