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一:(1027字)
由于老师布置下来的作业,我走进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在这里我看见了安利柯的成长道上所经历的点点滴滴,也让我渐渐明白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教育孩子才是最好的。
读完《爱的教育》,我深深的理解了与孩子一同学习阅读的重要性。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我被作者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所吸引,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
爱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少或越来越被人们所淡忘,爱需要每个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去用心去专注的感受和感悟。《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小抄写员的故事》让我想到,平常生活中,作为家长的我们是不是也经常有类似情形误解孩子的时候呢?孩子虽然小,但有着一颗甚至比大人还敏感的心,渴望承担责任、依赖父母爱的传达,而我们大人却仅凭着自己的经历、经验来判断和定性,时常会误解、曲解孩子,让孩子幼小的心灵感到委曲。《费鲁乔的血》让我重新感知到一个做错事的人心灵的变化历程,老祖母的肺腑之言,唤醒了费鲁乔内心的良知和勇气。在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也应对犯错误的孩子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爱、多一些肺腑之言呢,而不是简单的对与错。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爱,其实爱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以及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看完后,我也觉得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一些小瑕疵,有事打骂也并不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或许还会给孩子留下一些阴影,我现在也开始慢慢尝试与孩子坐下心平气和的沟通,交换一下各自的意见。在他犯错时,我也不再以武力第一,而是讲道理给他听,我也希望自己能与孩子有一个像“朋友”一样的好关系。
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二:(1063字)
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篇中,《爱的教育》使我感悟颇深,觉得获益匪浅。
他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自己的“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在最初办学的时候,他到处奔波,筹措资金,以维持学校的日常生活,当时有人嘲笑他这样做是抱石游泳,学校如同重石,很可能将拖入水底,还是弃石为好。陶行知不予理会,他坚定而乐观地回答:“我不是抱石头游泳,而是抱着爱人在游泳,越游越起劲,要游过急流险滩,达到胜利的彼岸。”陶行知引学校为“爱人”,他不把学校学生当“石头”,正表明他在艰苦险恶的逆境中对学生倾注了他全部炽热的爱,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没有爱便不成为学校。“晓庄师范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
一、爱护每一个孩子。
教师对学生爱是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没有对学生的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
二、尊重学生的人格。
“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这样尊重学生。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视为“朽木”。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罚非爱,害也。作为现代学校的教师,我们要记住陶行知的话:“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动武,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失职。
三、全面关心爱护学生。
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应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们现代教师做学生“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角色,这是陈校长教育思想的体现,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贯彻。当然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行知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特别是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作为现代的教师更应如此。
爱的教育是一门学问,也是一本书,更是一首歌。
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三:(1048字)
爱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爱的教育》就是一本充满爱的一本书,这本书是以一个上小学的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向我们展示他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真诚的爱和纯真的爱。
品味这本书,都是在晚饭后,而且大多是陪儿子看动画片的时间。儿子在一旁看他最喜欢的“熊出没”,我则坐在他身边捧着这本充满爱的书,不一会儿的时间,我就沉浸在安利柯的日记本中了,全然听不见光头强叫苦连天的声音了,我喜欢这种感觉,与其说喜欢,不如说享受。
安利柯多么幸福啊,他有那么多爱他的人,父亲、母亲、姐姐、弟弟、老师、同学……他每天生活在“爱的环境”中,能不是一个爱别人的人么?每个孩子都是可以成为有爱心的人的,就像雷夫说的“让所有孩子成为爱学习的天使”,安利柯已经成为了一个会爱别人的天使。可是我们怎样让孩子变成充满爱的天使呢?
父母的细心。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需要细心,因为孩子性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会受父亲的影响,父亲是一个有爱心的、有担当的男子汉,那么孩子就会像父亲一样,反之亦然。每一次当安利柯出现一点行为或思想上的偏差的时候,父亲都会通过面谈或者是书面(信)的形式向安利柯说明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或应该怎么去做才是对的,比如有一次安利柯顶撞了自己的母亲,父亲就告诉安利柯应该尊重母亲,因为她很辛苦;再比如有一次,当父亲发现安利柯在街上对人有写不尊重,父亲就告诉安利柯碰到老年人、怀抱婴儿的妇女或者是军人等应该给他们先让路,因为我们有理由给老年人、有爱人的人、保卫国家的人等这样的高尚的人让路、保护他们。这样一来,安利柯就知道自己做错了,而且以后就知道怎样去做类似的事情了。
母亲的爱心。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母亲需要充当一个有爱心的人。记得有一次,安利柯陪母亲去畸形儿学校的时候,母亲没有让安利柯陪她进去,理由是别在那些孩子面前炫耀一个强壮健康的儿子,能在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精神啊,安利柯真是从母亲身上学到了这宝贵的替人考虑的品质。
朋友的关心。每当有同学或者是朋友有困难的时候、生病的时候、需要帮助的时候,真正有爱心的人都会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去拉他一把,尽管只是“一块儿橡皮、一支铅笔、一个温柔的眼神或者是一个带着一片叶子的大橘子”都会让他们感动不已。
泰戈尔曾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是啊,爱里面有方向,爱里面有生命,爱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为了美好的明天,让我们都成为内心充满爱的人吧!
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四:(1039字)
这学期,因着为参加下学期相城区小学生阅读考级做准备,孩子们都忙里抽闲地认真阅读着相关书籍。看着孩子们那股认真劲儿,我也参与进去了。也许是职业的缘故吧,一看到《爱的教育》,就被这个书名吸引住了,随即抽空翻看起来。翻着看着,简直有些放不下手了。
这本书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十年创作完成的,全书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描写了发生在学校、班级和家里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父母对儿女的一片挚爱之心和殷殷期盼,师生、朋友、同学之间的爱和友谊,对祖国神圣的爱,无不溢流于纸上,动人心魄。
(一)孩子们之间充满着友爱。三年级学生洛贝谛上学路上看见一个小男孩跌倒在马路中间,此时恰巧有一辆马车飞驰而来,洛贝谛不顾危险勇敢地冲过去救起了那个孩子,可自己的脚却被压在了车轮下面,从此必须拄着拐杖走路了。卡隆是班里个子最高,力气也最大的同学,他心地特别善良,不管是谁缺了学习用品,他都会立刻把小刀啊,橡皮啊,本子啊借给他们。在班里,他总是去制止一些闹事的行为,他是个宁愿牺牲自己也会帮助别人的人。班长代洛西,每次考试总获第一名,极受同学尊敬。他家境富裕,品学兼优,从不欺负穷人,总是同情关爱弱者,心地纯正,团结友爱,有着博爱精神。
(二)父母对孩子的挚爱之心。安利柯的父母像大多数孩子的父母一样,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呵护着自己的孩子,同时,经常会以书信的形式告诫、劝慰,并对孩子提出希望,要感恩生活,感恩学校、老师、同学,感恩周围的每一个人。安利柯的父亲对孩子充满着爱心和耐心,他对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常常采取一种设身处地的方式,让安利柯从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生活以外的宝贵知识和人情,及时纠正安利柯错误的思想倾向。
(三)老师对学生的殷殷之爱。校长是个和蔼可亲的人,对于犯错的学生,他总是耐心地给他们讲各种道理,告诉他们不要做错事,并要他们保证今后一定要做个好孩子。他每天早晨第一个来学校,傍晚最后一个离开学校。病中的老师也还总是念念不忘学校和学生,对前来看望的学生,仍是耐心教导他们“要多提问,多做算术题。开始做不出来,就休息一下再做。还是做不出来,那就再放松一下,然后再重新做,这样才能不断进步,要心平气和,不要急躁不安。”
读着,感动着,书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仿佛正站在我的眼前,感染着我这个成年人。孩子们读这本书,也许还不能完全透彻地理解,但相信爱的种子一定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引导着孩子们用爱心与身边的每个人相处。
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五:(1010字)
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所写的《爱的教育》,像一瓶清洁剂,除却心灵污垢;似一钵甘露,滋润干涸的心田。————题记
《爱的教育》采用小学生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真挚的爱。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不幸与苦难。
读《爱的教育》走入安利柯的生活,保护弱者的卡隆,坏孩子弗兰谛,可怜的泼来可西,小商人卡洛斐,顽强拼搏的斯代地……同学朋友之间的友谊,兄弟之间的关怀,子女与父母之间伟大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天真无邪的心灵,处处为人着想的品格,知错就改的行为习惯,无一不冲击着我的心灵,洗涤着我的思想。
最感人的是每月故事:伦巴底的小侦察员,爬上大树瞭望敌情却中弹失去生命;少年鼓手腿负重伤,却依然勇敢奔赴援军驻地送信;小抄写匠深夜为父亲抄写公文,分担生活重任;费鲁乔用自己弱小的身体挡住了歹徒的尖刀,用鲜血证明对祖母的爱;13岁的马尔可万里寻母,受尽了磨难,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挽回了母亲的生命……小小少年,惊世的举动,我的灵魂被深深地震撼!
虽然书中的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意大利,时间也久远,可是爱的教育无国界,永不会过时。如果一个学生充满着对同学的爱,那同学间一定是友爱相处,互帮互助;如果一个教师对学生充满着爱,一定会视为己出,倾注关爱;师生对学校充满着爱,一定会爱校如家,学校的明天会更好。
哲学家说,爱是一种特料制成的媒介物,它使人容颜焕发,青春常在;文学家说,爱是一首激动人心的抒情诗,让人心潮涌动,热情澎湃;医学家说,爱是一剂千古难觅的心理良药,令人经络疏通,忧愁不在;教育家说,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教育手段,使人学业有成,精神百倍。
我们的教育,说到底就是有爱的教育,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爱,爱什么,怎样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无本之木,是无源之水。教育缺乏爱,它将成为一片荒漠,是没有生命的不毛之地;教育缺乏爱,它将化作一段朽木,是没有生机的枯枝腐叶;教育缺乏爱,它将变成一条断河,是没有活力的干涸之水。假如每一位老师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那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假如每一位老师爱事业,就像爱自己的身体一样,那就没有办不好的教育。
当学生做错了事,令人怒发冲冠时,如果能冷静处之,不呵斥,不生气,给他们讲个《爱的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吸取营养,矫正错误行为,岂不是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