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口号大全
经典台词
造句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当前位置: 主页 > 读后感 > 1000字读后感 >

铁皮鼓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17-04-11 08:09来源:瓜泽说说网 作者:小逗比

铁皮鼓读后感1000字一:(1284字)

今天读了一本垃圾书。叫什么《铁皮鼓》,还是写作课老师推荐的,还要写读后感。528000字啊!臭长臭长。。。我能说什么呢。第一节《肥大的裙子》我还认认真真、颇感兴趣地看完了,也有一些精彩独到的地方。但是后来我越来越不知道这拖拉的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东西了,所以我越看越快,把那些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冒出来的情节大段大段的跳过了。看作者的生平简介,也许能更好的理解这部作品。二战、德国、波兰。貌似在作品里有很多隐喻。但是对于像我这样的读者,无论生活年代还是生存地域,理解这么怪诞畸形又含蓄的作品,是有很大的隔阂的ok?不过,也许是这故事事情节真的太新奇了,所以我还是决定,要坚持到最后,看看结局如何。

关于这个故事的简介:故事叙述方式开头是倒叙,在护理院的病床奥斯卡观察周围的世界,并决定写自传,于是开始回想其他的祖母,他的童年。奥斯卡从一出生就聪明异常,后悔离开娘胎,觉得来到人间非常不幸,但是护士已经剪断他的脐带,而且他的母亲在其出生时,承诺给他买一个铁皮鼓,他对人生才有所期待。在三岁生日那天,他策划了一场意外:故意从九层台阶摔下,摔成重伤,导致从三岁起他就再也长不高了。他也一直装成小孩子般的天真幼稚,这样就可以与成人的世界保持距离。其实他的智商是成年人的三倍。奥斯卡性格怪异,在孩子的躯体里有着比成人更深刻复杂的心理活动。然后就是一些琐碎混乱的情节了,他母亲与舅舅暧昧不清的关系、其实他是母亲与舅舅的孩子,母亲夹在两个男人之间貌似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导致了后来母亲的大量吃鳗鱼自杀的情节。后来16岁的奥斯卡遇到了17岁玛利亚,他的初恋。他们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刺激游戏,貌似和性经历的快感差不多,把汽水粉洒在身体上,用唾沫润湿。情到浓时玛利亚就怀上了奥斯卡的孩子了。这有一段难得的写的很奇妙暧昧玩汽水粉的经历:“玛利亚的掌心里开始发出磁磁声,并泛起泡沫。车野草像一座火上似的爆发了。我不知道是哪一国的人民在那发出的狂怒。那里发生了玛利亚还从未见过的、从未感觉过的事情,因为她的手在抽搐,在颤抖,想要溜走,因为车野草在咬她,因为车叶草钻进了她的皮肤,因为车叶草刺激了她,给了她一种感情,一种感情,一种感情……”但是玛利亚又和奥斯卡的父亲纠缠不清,后来还嫁给了他的父亲,并生下了奥斯卡的孩子。错综复杂的乱伦真挑战读者的逻辑(⊙o⊙)啊!父亲不就战死,奥斯卡出走,遇到了他的妻子,和他一样长不大的小矮人,两人建立起了正常的家庭,但不久妻子又死于炮弹袭击。奥斯卡又孤独一人。他回到了家里。埋葬父亲时丢掉了铁皮鼓,同时,亲生儿子库尔特用石子击中了他的后脑勺,使他倒在坟坑中流血不止,不过他就此开始长个儿。奥斯卡写下自供状,成名之后又产生厌世情绪,故意冒充嫌犯被抓进精神病院,末片是真相大白,奥斯卡无罪开释,迎来它的三十岁生日。

以我的感觉,作者格拉斯真就像个精神病患者一样,把一些杂乱无章素材粗糙的安装在一起,啰啰嗦嗦,没完没了。当然,在一些很平常的情景里,格拉斯会把一些人们无意间隐藏的感受、意识揭露并夸大。烙上自己的风格。像一个孩子一样因真实而无礼,又像一个孩子一样因率性而孤独。

铁皮鼓读后感1000字二:(775字)

君特.格拉斯是当今德国资历最深、作品最丰、名声最大的作家。在1999年10月,他凭借长篇小说《铁皮鼓》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铁皮鼓》共分三篇,现在我只读了其中的第一篇,我就我读的这一部分简单讲讲我的感受。

君特.格拉斯以其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主人公小奥斯卡这个形象。小奥斯卡一生下来就能听懂大人说话。在他出生的时候,因为两只飞蛾挡住了灯光,使他感觉到人世昏暗,便想回到娘胎里去。只可惜为时已晚。这也为小说的后文作了铺垫。因为小说的背景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当时时代的黑暗和社会的动荡造成了小奥斯卡对社会的不满,对生活的不满。他在三岁的时候自己从楼梯上摔下,将自己变成了不会说话的“痴呆”,而且不再长个,但他却依然拥有很高的智商,而且他还获得一种特异功能,能用尖利的叫喊声震碎一切玻璃制品。这样他可以隐藏自己,保护自己,远离了复杂的成人社会。他开始整日敲打他心爱的铁皮鼓,躲在一旁冷眼观察这个世界,用他的方式回避和面对这个黑暗的社会。

小说采用的是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来描写奥斯卡的生活,并且用了回忆的方式。在小说的开篇,就写奥斯卡居住在精神疗养院里。他居住在完全与世隔离的病房里,只通过护理员与外界联系。由此也体现出奥斯卡对当时社会的厌倦和不满。他依旧整日敲打他心爱的铁皮鼓,在鼓点中回忆他的往事,然后让护理员为他拿来“清白”的纸,写下他的回忆。这里为什么要用“清白”一词呢,我觉得这也是奥斯卡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一种讽刺和鄙夷。

在小说的第一篇中,当奥斯卡目睹了社会的黑暗后,便产生了厌恶之感。他不停的敲打着他的铁皮鼓,从而发泄他对畸形社会的不满。他也常常用他可以唱碎玻璃的能力,去“扰乱”社会的秩序。在他眼里,这个社会是混乱的,怪异的,无可救药的。

小说的很多地方都是由君特.格拉斯本人的经历和见闻写的。他也借小说表达自己对一战时期德国的黑暗的不满。

铁皮鼓读后感1000字三:(1413字)

脑子一片浑浊。其实来上班的路上我还思路较为清晰的把要在读后感里说的话整理了一下头绪。

昨晚没有睡好觉,我累了,写下的字绵软无力

奥斯卡从3岁到30岁,一共敲坏了多少面铁皮鼓?

格拉斯先生从12岁到32岁的回忆,一共剥了多少只洋葱?

我没有数过,也不会有人会告诉我

我也30岁了,我的回忆支离破碎,不管是洋葱还是铁皮鼓,至此是无法帮我理清头绪的。我的世界,过去的和现在的,童年的和大学的,远方的和身边的,不经意间我将它们用高而结实的壁垒隔开了,远方的,过去的,年少的你们住在那一头;现在的,正在经历的,你们只需住在这里,不许越过壁垒。那是自然将你们分开的,你们也过不去。南方那边开着山茶花,爸爸答应我为我在院里种上一棵缅桂花,以及至少一棵红山茶。即使我还不想和他说话,也不知什么时候想给他一个礼貌的微笑,但我相信他能满足我的愿望。

现在的我住在壁垒的北方,几年前从南方穿越带来的薄荷,在这次从南方回来时,渐渐枯萎了。清新怡人的香气,在命运的安排下枯萎了。

壁垒隔断了南方和北方。只有我,一个人,能爬上那株高高的面包树,俯瞰我的世界,我30岁和30以前的世界。

从南方飞回北方的那晚,突然发现我的眼睛看不清指示牌了,许多大而明亮的字,在我眼睛里不可思议的模糊着。这是代价,大一那一年,我也是这样让视力降了一个等级的。在那之前发生了些什么,我回忆不起来了,只记得邻居家那条狗疯狂的叫了一夜,以至于我用尽残存的力气费力的不停在网上搜索判断是否会有地震发生。那天我的预感很强烈,人在脆弱接近崩溃的边缘都是这样敏感的吧:我还不想死去,我还有许多的梦想和希望。

我把悲伤和病痛一同带回了北方,后知后觉,这是回来两天后才发现的。不管有人没人,眼睛为什么这么容易模糊呢?

北方的雪,本来天气预报过的第三场雪,我是可以期待的。那天早晨我很开心的,我期盼那场雪,温暖的浓雾天,将为我赶走眼里的湿润,变成漫天雪花洋洋洒洒飘进我的世界的。

空欢喜一场。

没关系,阳春二月接踵就来了,我还是很容易知足的,我依然有许多的期盼和希望。

我变成了有预感的人,希望变成失望,许多的希望也变成了失望,绝望便会擅自来敲我的门。一不小心开了道门缝,但我努力把门重新关好了,门闩也顺利归位了。

《铁皮鼓》和《剥洋葱》,你们终于还是要离开我了。半年多来,一个在枕边,一个在办公桌上。我吝啬每一行字,我小心的阅读,我带你们去我要去的地方,可是最终我能理解的有多少呢?

奥斯卡是历史的化身,也是格拉斯的变身。昨晚读完了剥洋葱,我确觉得格拉斯先生本身比小奥斯卡更加精彩夺目,少了奥斯卡的诙谐,多了许多能帮助我顺畅阅读的真情流淌。

那么多的洋葱皮,令我最为触动的是什么呢?

是母爱。

第269页到270页,“正是她,忧心忡忡地容忍了我的‘发疯举动’以及那些大有希望的旅行,正如她所说,那是前往‘神奇仙境旅行,盲目地相信她的儿子……’”那时我坐在咖啡厅柔软的沙发中,眼睛又模糊了,用了许久才好转起来

第285页,“他徒劳地等候他所熟悉的身影。不停地咀嚼他的烦恼。可是,窗帘后没有任何动静”我难以言表的痛楚,些许相像。

格拉斯先生的三种饥渴,第一种我已经好久感受不到了,第二种我不说,生病的人只想快些好起来,而我现正和他一起感受第三份饥渴,姗姗来迟

我一直在迷路,那天下午去朝阳门报名,突然想到一句话:迷路的表现,就是在你的目的地周围不停绕圈,大圈小圈。我还是依旧会迷路,只是希望未来的日子里能让我迷路的圈子小一点,再小一点。

------分隔线----------------------------
瓜泽网周排行榜
瓜泽网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