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读后感1000字一:(1153字)
《静静的顿河》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全书共四部,长达一百五十万字。比《战争与和平》还要长。我个人觉得是最长的一部名著了。而且这部小说以记叙为主,没有多少议论。这一点很像中国的古典小说。情节紧凑,人物众多。这样复杂的小说,是特别难写的。既耗费人的精力,又很难构思。可以说,这部小说是以作者的生命来写的。所以我特别喜欢这步小说,读得特别仔细。小说的情节给我很深的印象与震撼。
小说描写的是哥萨克人在战争中的表现。开始写顿河两岸的哥萨克的生活。接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哥萨克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表现非常突出。不久,苏联国内战争爆发。红军与白军的战争中,哥萨克由于受旧势力的欺骗,而加入了白军。哥萨克曾三、四次暴动,小说很好的描写了苏联国内战争的情景。
小说人物众多,主要描写的是葛利高里一家人。父亲、哥哥,都是哥萨克中的英雄。小说以这三个人为主要线索,描写了鞑靼村的哥萨克,描写了地主阶级、无产阶级的一些人物。小说还写了葛利高里与阿克西尼亚、娜塔莉亚的爱情。下面我想写一写这部小说的几个优点。
第一个优点是小说描写顿河两岸的生活特别出色。顿河两岸的农村,人们生活质朴,勤劳勇敢。作者将农村的生活写的是淋漓尽致。中国的善于写农村生活,但是与《静静的顿河》比都要稍逊一筹。可以说这部小说将农村的生活写“尽”了。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农村的一草一木,农村的房屋、田地,农村的人们的一言一行,都被描写了出来。小说开头二百页都是描写顿河两岸的农村的生活的。可以说这二百页是全书最精彩的二百页。
第二个优点是描写战争。全书除了开头二百页描写平和的农村生活,其余全部是描写战争的。这在世界名著里是少见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国内战争,哥萨克的三、四次暴动。小说虽然长,而且都是描写单一的战争,但是小说不枯燥。这与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是分不开的。小说在描写战争的同时,还描写了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战士的形象。小说有点像《红楼梦》,主要人物、次要人物都有表现的舞台。这样每人人物都栩栩如生。战争场面的描写也是我很佩服的。像攻克碉堡、骑兵作战、小队人马相遇战、对待战俘等等,写的是栩栩如生,印象深刻。
第三个优点是,描写哥萨克。描写哥萨克的作品很多,托尔斯泰的《哥萨克》、果戈里的《塔拉斯。布尔巴》、美术作品中也有很多关于哥萨克的作品。《静静的顿河》是描写最成功的一部。哥萨克人在和平时期与战争时期的形象、性格都描写出来了。哥萨克生活中憨实、豪迈,战争中勇敢。同时作者也指出了哥萨克太过实在,被白军欺骗了。我读了这部书,对哥萨克人产生了好感,觉得他们实在、勇敢。
这部书还有许许多多的优点。我读完这部书,感觉像是读了哥萨克乃至俄罗斯的历史。因为这部书包括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小说的每一个情节都可以让人津津乐道几个世纪,这是难能可贵的。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1000字二:(1107字)
《静静的顿河》卷四第十五章这样描写哥萨克特别连被参与科尔尼洛夫将军组织的对抗临时政府叛乱活动:
细雨连绵。低垂的白桦树都象弯了腰似的。道路在林间穿行,马匹闻到潮湿的气味和去年的落叶浓烈的干枯、沉闷的气味,打着响鼻,快活地走起来。水汪汪的毒莓象粉红色的串珠一样挂在草丛上,雨水洗过的三叶草上的花朵象泡沫似的闪着刺眼的白光。风把沉重的雨点从树上吹洒到骑士们的身上。军大衣和军帽上尽是斑斑的黑点,象是被枪砂子打过一样。一缕缕正在消失的马合烟的烟雾在队伍的上空飘荡。
“把咱们抓过来——扔过去,鬼知道他妈的又往哪儿赶我们。”
“战壕里的日子难道你还没有过厌吗?”
“真的,这又要把咱们赶到哪儿去呀?”
“一定是进行什么改编吧。”
“不太象改编。”
“唉,乡亲们,抽口烟——一切苦恼就都忘啦!我把自个儿的苦恼全装在马料袋里……”
上面的描写真实地反映出战士们的无奈。而在此种无奈的背后,实际又隐藏着对战争的那份恐惧!
由于连年的动乱,战事绵绵,人们,也包括那些始终处于生死边缘的士兵——那些战争的机器,一直是居无定所、流离颠沛,人的身体在游荡,此种状况下,人的心是空的,人的灵魂是虚无的,人的精神早已飘离于血肉之躯。
此时行军路上的那些战士,在对前途迷惘之中,自然产生了一种莫大的恐惧!“把我们抓过来——扔过去”。这句话真切地反映了战士们对战争的一种恐惧。人的身体已不属于自己,人的精神又如何掌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参与战争的战士或许更像是战争组织者与指挥者达成战争目的的工具。
《汉书·高帝纪》:“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战士只有知道为谁而战?为什么而战?他的心才会为之所动,他的精神才会为之而战!
而当一名战士不知道为谁而战,又不知道为什么而战,只是被迫地、被动地、机械地参与战争,显然,他的心是迷惘的,而他的精神肯定会是恐惧的!
悠悠在读这段文字时,正好是在从外地回家的飞机上。在起飞之前,由于家乡的那个机场上电闪雷鸣,飞机已被迫推迟起飞一个多小时。而在飞行途中,又被告知需要降落的机场状况仍并不如意,可能会被迫降落周边的外地机场。机上旅客争吵声此起彼伏,间有小孩由于受飞机颠簸而哭泣不断。说来也巧,机上广播中又说有旅客心脏不适,紧急寻找医务人员。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很有些美国灾难大片中的场景。然而,这种场景又是现实的,是在眼前的,是正在发生的。因此,一种莫名的恐惧弥撒在飞机客舱之内。
这么一段难忘的经历,悠悠真实地记录在《静静的顿河》小说的空白之处,也算是一段深刻的人生纪录与见证。
事后,悠悠分析,当时的这种恐惧,或许更多地也是缘于对前途的迷惘。
人做事都得有明确目标,才会有正向的动力。乘座飞机如此,士兵打战亦是如此。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1000字三:(900字)
在读《静静的顿河》第二部的时候,读到如此一段描写,虽说这段描写在整部小说中,可能不过是一个毫不让人在意的场景插曲而已。然而,悠悠读后却是若有所悟。先将那段情节抄录如下:
“‘贱卖,市民先生……’一个可疑的东方人,鬼鬼祟祟地在本丘克的耳边低声说,并且朝自己鼓胀起来的大衣襟挤了挤眼。”
各位博友是否对这个场景描写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要知道《静静的顿河》的写作背景是俄罗斯正在向苏联改朝换代的年代,距今已有一百年的时间。
然而,这样场景在如今我们的生活中,却并不罕见。无论是悠悠如今工作的昆明,还是之前悠悠生活的上海,在汽车站前,在火车站边,在地铁站旁,抑或是在某个大型的广场上,我们不乏见到一些偷偷摸摸的、故作神秘的人,拿着一块所谓的名表,或是一部苹果的手机,向着你挤眉弄眼地兜售……
时间已是过了一百年,情景却是如此相似。就像那人行道旁遮荫的大树,又像那街道边门庭若市的小店,虽然在不断地花开花落,然而,总是给人花开不走样,景色曾相识的感觉。正可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所不同的,则是小说描写的是俄罗斯,悠悠见到的是现代化的中国。仅此而已!
其实,我们也用不着因此而感慨。社会的进步总是在循环往复中进行的。
不是吗?
爱美的人们总关心着当下的服装流行趋势。但,放眼过去,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来看服装的发展走势,就不难发现,好多所谓的流行元素,总能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然而,世界也许又是简洁明了的。
一道雨后的彩虹是如此美丽!却也无非就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彩组成的,只不过,不同的排列,不同的组合,以及出现在不同时间,就呈现了不同的结果。可是,透过现象,去看本质,总是相同的。
由此,悠悠想到,社会的多姿多彩,带来了生活的万千变化。我们总是在羡慕着他人的幸福生活,我们的眼光总是被艳丽的色彩所吸引。其实,如果我们更多地着眼自己,更多地将眼光聚焦于自己的脚下,我们或许不难发现,生活中的幸福更多地是相似的,只是在某个阶段、某种场合,展示的幸福元素不同。
而就人生的轨迹来看,每一个人都是地球的过客,只要我们爱着生活,爱着家人,爱着社会,我们就是一个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