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读后感1100字一:(1118字)
每个人都有爱。但有的人只爱自己,爱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有的人的爱,却是给世上所有可怜的人、贫穷的人、值得同情的人、值得尊敬的人的。
他曾经是个被人嫌弃鄙夷,凶残孤独,心中没有爱的逃亡者;他曾经是一个拥有无数财产的市长,可他却把绝大多数的钱都捐给了慈善机构和穷人们的善心人。曾经的他是恶魔的化身;而后来的他,就像一顶保护伞,一个正义的化身。
当我合上手中的《悲惨世界》,万千思绪涌上心头。是什么力量促使一个凶暴的人弃恶从善?是什么力量促使他去对那么多毫无血缘关系的人,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呢?我想这个答案很肯定——爱。
冉阿让,本文的主角,出生在一个贫农的家里。他是个苦役犯,在牢里度过了十九年。他仇视法律,不再相信任何人,并要对社会进行报复,性格也变得凶狠而孤僻。然而就在冉阿让放弃这个社会的时候,宽大为怀的主教伸出慷慨的援助之手,是他重新燃起了冉阿让心中那快熄灭的希望之火,使他彻底悔悟,从此他弃恶从善,开始新的生活。
当他冒着可能被认出来的危险救下了被压在车下的老人时;当他公然承认自己就是冉阿让!放弃了一切已得到的地位与荣华,以再一次进那已经呆了19年的牢房为代价,救下了那位毫无血缘关系却被别人冤枉的人时;当他不惜再一次越狱,救出了珂赛特。并用毕生的精力把她当作自己女儿一样细心地照顾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与当时黑暗、丑恶的社会现象相对应的,竟是一颗如此善良、无私的心;以及那么高尚的道德品质。为了使一些陌生人不受到伤害,他竟然一次次地挺而走险,甚至甘愿付出自己的生命。要知道这是要付出多么巨大的勇气和力量啊!这一切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灵魂的高尚!
虽然冉阿让一次次的被命运捉弄,在那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即使你再高尚、再伟大,在与社会丑恶现象的搏斗中还是显得有点孤立、单薄,但是,那种伟大的,高尚的灵魂和对整个世界的博爱却是谁也打不倒的……。
读完整本书后,感叹过当时阶级社会对穷人的残暴粗鲁;感叹过当时法国触目惊心的社会现实;感叹过人们贪恋狡诈的邪念;更感叹过那些平凡而又普通的人民,为了反抗社会的不公而做出的巨大贡献,那些心中充满希望和爱的人。
“只有爱,才能消灭世界上的一切不幸”这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虽然我们的爱没有冉阿让那样伟大,但在现实生活中,平凡的爱也是随处可见的。还记得当你沮丧不已时那温暖的怀抱;当你激动万分时那热情的击掌;当你愤怒难堪时那理解的目光;当你骄傲自满时那严厉的皱眉……还记得那温暖的语言,友善的微笑,温柔的目光和那轻柔的拍抚……
是的,爱或是一句亲切的问候,或是严厉的责骂,或是人们之间的互帮互助,爱或许还是一个微小的动作……
冉阿让死了,他安详的闭上了他的双眼。然而,在他的身后却留下了一曲曲用爱编织的篇章,久久流传……
悲惨世界读后感1100字二:(1127字)
《悲惨世界》是法国文学家雨果的一部传世之作,它从主人公冉阿让的整个人生路程折射出了当时法国的社会背景现象,尽管现实并不令人满意,曾一度让冉阿让对这个社会丧失了信心,但在他以后的人生轨迹中我们能发现在这样污浊的环境之下的人性所散发出来的光辉是不可掩盖的。
我在念小学的时候已经阅读过这本书,记得当时的我曾深深地沉浸在这个故事之中,我的心情是随着冉阿让的命运所起伏的,为他黯然、为他心酸、为他感动。一直都很喜欢周星驰,不仅因为他的天才的无厘头创作,也因为他的电影从来都不忘反映平凡人的伟大,从他的电影,我能看见里面的小人物也有自己的坚持,他们的灵魂是高贵的,尽管他们的地位低下,他的电影是能够让人笑着流泪,让人感同身受。而这本书在我心中的地位也就像是周星驰的电影一般,让我看了一次又一次,自己的心情还是会被书中人物的命运所揪着。
故事讲了一个苦役犯冉阿让的一生。他先是因为砸坏玻璃偷了一块面包,被判4年徒刑,因4次越狱,又被判了15年徒刑。他等了19年,终于被放了出去。当他一无所有而又衣食无着的时候,受到了主教卞福汝的关怀。之后,冉阿让化名马德兰,做了海滨蒙特勒伊的市长,可他最后自首了,冉阿让又被捕了,他戴上了表示终身监禁的绿帽子和红衣,在船上做苦役,在救一个海员时,他掉进了大海。后来,在法国的战场上,有人看见了冉阿让的身影。他在枪林弹雨中救出了一个人:马吕斯。冉阿让终因过度劳累离开了人世。
他是个平凡的人,在对人生和社会失去希望后,却意外遇到了影响了他一生轨迹的神父,尽管他们只是萍水相逢。此后的冉阿让尽管是过着隐姓埋名的逃亡生活,却是生活的幸福的充实的,甚至还收养了孤女,最后也是在救了养女心上人之后平静的死去,而一直追捕他的沙威探长也被他所感化。他的人生虽然是坎坷的,但却是精彩的,我想在他死去的时候,他的心里并不留有一丝的遗憾,在他人生的前半段,他不是快乐的,而在后来的人生中,他是幸福的。
读完<<悲惨世界>>,我想,书中所描绘的世界真的是一个悲惨的世界吗?我们能看到作者着力描写了主人公在当时的社会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呈现在面前的是一个唯利是图,拜金主义和阶级偏见等等不良社会风气所笼罩之下的法国现状。现实是残忍的,他把人生割得鲜血淋漓,让人伤筋动骨,冉阿让拖着被现实刺得遍体鳞伤的身心,自己默默地咀嚼着自己的苦涩,慢慢的等候它的痊愈。人性是美好的,他给予了冉阿让生活的勇气,只要一点点,便足够他用尽一生。我会为他的命运落泪,但我却会为他的人生而鼓掌!
记得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重生的冉阿让让我们看见了人性的光芒,纵然这个世界存在各种各样的悲惨,可他们却依然为这个世界点缀了一份温暖!
悲惨世界读后感1100字三:(1154字)
在大学里,我重温了《悲惨世界》这本经典名著,这本书是法国作家雨果的又一佳作,这本书其实我在高中已经看过,不过时隔一年多之后再看一遍,感受也就不一样了。
这本书主要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冉阿让由于饥饿过度偷了一个面包,使他在监牢里度过了黑暗的19年。出狱后,他受到人们的歧视,没有人理会他,就这样,冉阿让已经绝望了,但是奇迹出现了,一位善良的主教用他仁慈的心改变了冉阿让的后半生。
冉阿让虽然后来尽全力去帮助别人,想用多做一些好事来弥补自己从前所犯下的罪,但是人们知道他从前是个苦役犯后,都不接受他的好意,在人们眼里它还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可是冉阿让并不介意,仍然怀着那颗善良的心去帮助别人。最终他还是凄惨的死去了,这充分体现出当时的社会是多么不公平,难道一个人犯了错,永远都不会改了吗?因此,我从中得到启发,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所有人,要相信他人,这样你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如果你心怀叵测,那你永远都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只会受到猜疑、冷落。要勇于奉献,要以帮助人为乐趣,要热情待人,这样,你才会受欢迎。
看完这本书后,我感受到雨果先生通过这个作品来揭示贫苦人民的悲惨命运和揭露资本主义的黑暗。在雨果的笔下,他一直期盼着用“博爱”、“仁慈”、“善良”和“饶恕”来改变这个“悲惨世界”。英国的史美尔斯说过:“好书是生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我们要把读书当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悲惨世界》这是一本多么伟大的书籍呀!它使我了解了雨果对社会下层人士的同情,对善良与邪恶的了解。一部闻名遐迩的世界名著,它把惨淡荒芜世界中人性的种种改变尽收眼底,让我不禁感叹人性的微妙。
冉阿让的一生是让人感慨的,也是让人深思的。一个人从一块面包彻底的变坏,再从一幅银器和人们对他的改变成为一个彻底的好人而作为市长,这是多么让人吃惊的变化啊!人性的两种都在他身上体现出来了。面对着穷困潦倒,世态炎凉,将会产生两种人:第一种是卑微的人。他们丑陋、自私、贪婪的本性再也无法隐藏。就如书中的德纳第,他为了钱财不惜一切进行诈骗,一会声称是演员,一会儿又变成了画家,但他再高明也掩盖不住他丑陋的本性。其实在当今社会也不乏有一些为了眼前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卑鄙小人www.guaze.com,如一些凭借职权贪污受贿者;在重大赛事中为得到好成绩而服用兴奋剂者;小到考试作弊者……任何刻意的伪装都将被识破,虚伪不可能永久。另一种则无论什么情况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宽容的高尚情操的人。洗新革面后的冉阿让变得宽大、善良,因而感化了冷酷固执的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长沙威。我再一次被人性的巨大力量震憾。愿我们身边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有更多人能加入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队伍中来。社会需要这样的人,世界需要这样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我们的生活,创造出一个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
悲惨世界读后感1100字四:(1183字)
题记:“世间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象,那便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便是人心。”――雨果《悲惨世界》
他仅仅是偷了一块面包却做了十九年的苦役犯,更可恨的是他被四处通缉,使他终生无法自由。他也曾想过要一直当个小偷,可是,他被米里艾主教伟大的爱感化了,他在主教给予的爱中,懂得了爱,理解了爱,学会了去给予爱。他用无私伟大的爱,终于使那些过去曾鄙视他的人真心去接纳他、感激他。从他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令所有人肃然起敬的充满爱的灵魂。冉阿让虽然死了,因为他的宝贝珂赛特已经找到了属于她的幸福,他最终也失去了他的珂赛特。但他并不是痛苦的,他已经用他无私而伟大的爱为他曾经的过错赎了罪,在那个黑暗的世界里留下了他永不磨灭的足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免不了犯错,冉阿让也不例外,为什么人们就不能像米里艾主教一样用一颗宽容而充满爱的心去原谅他的过错呢?这世界有种阳光般的东西,它看似渺小,却令人心暖。它,叫做爱。于是从那一刻开始,冉阿让得到了重生。
爱是什么?爱是心灵深处涌起并流动全身的暖流,是心弦在真善美的弹拨下响起的美妙音符,是平静的心海投进一粒石子泛起的阵阵涟漪,是心与心的交流,是绚丽多彩的人性之光。因为简?爱不屈不挠的爱,有情人终成眷属;因为曾祖母对阿廖沙慈祥的爱,缺乏温暖的高尔基因而成为一代文学大师;因为昭君对元帝的爱,中原与匈奴几代和平;因为岳飞对祖国赤诚的爱而,他永远被后人所铭记;因为文天祥对破碎山河的爱,谱写了一曲爱国的赞歌……因为爱,世间的一切既是不幸的,又是万幸的,因为爱的力量足以让全人类为之动容,让整个宇宙为之震撼!
汶川地震的那一刻,多少父母、多少老师为了心中的爱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人们在一堆废墟中发现了一个弱小的女子,她头低着,双手抱着腿,怀里鼓鼓的,像是有什么东西。果然救援人员在其中发现了一个婴儿,母亲特定的姿势让他毫发未伤地活了下来,救援人员发现一个手机,手机上是一行已经打好的字:“孩子,妈妈不能陪你了,但是请记住:妈妈永远爱你。”母亲在最后一刻还不忘告诉孩子自己对他的爱,还有谁有资格去质疑爱的力量――爱穿越生死!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瘦削的身躯死死地护住了几个学生,用生命唱响了师德之歌――爱筑就丰碑!
地震之后,又有多少解放军战士因为心中对人民的爱日日夜夜不停救援,一位年轻的战士已经虚脱却还在哀求让他再救一个……爱挑战极限,创造奇迹!
是的,大自然是无情的,但只要有爱在,就会有希望在!我们要把整个人类的爱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去,用这博大的爱筑起一道永不倒的“钢铁”长城,让感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相信我们的力量,相信团结的力量,相信爱的力量!
那是一股怎样的力量从地底奔腾而出,如脱疆野马肆意蹂躏生命,如恶魔般带走数万张美丽的笑脸;那又是一股怎样的力量,让中华民族在灾难中奋起,在困境中永往直前,让人类的灵魂在天际升华……
悲惨世界读后感1100字五:(1176字)
《悲惨世界》是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重要作品。这本书主要描述了在逃犯冉。阿让和流落街头的妇女芳汀,还有她的女儿珂赛特三个人物的悲惨遭遇。我觉得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那些善良、诚恳、淳朴的劳动人民受到压迫,受到欺辱的悲哀的命运。他深深痛斥了这一切不合理、不公平,而且愤怒地以手中的笔为武器,谴责了造成这一切的原因。
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冉。阿让。他25岁时,由于过度饥饿而偷了一个面包,使他在监牢里度过了暗无天日的19年。可就算出狱了,他黑暗的日子还没有过去,他受到人们的歧视与唾弃,再没人理会他。那时的他伤心欲绝,绝望无助得像是到了悬崖边,看到这里,我不由得颤栗了一下,冉。阿让正处于他人生中最最寒冷的深冬。那时的社会丝毫没有留给一个人改过自新的机会,犯了错的人没有任何机会去弥补,去做善事,而是全盘否定了这个人的一生,将这个人推向“十恶不赦”这样的字眼,我真为那些犯了错的苦役犯而感到悲哀与心痛。冉。阿让心里是充满愤怒的,他要报复这个社会,可万万没有想到这样的世界仍然还是有善良的人存在,就像那位善良的主教,他用真诚、信任改变了冉。阿让的后半生。我觉得像主教这样的人,就像是上天派来的天使,用“博爱”“仁慈”“善良”来一点一滴的改变这个“悲惨世界”。我永远都记得主教的那句话:“不要忘记,永远不要忘记您允诺过我,您拿了这些银子是为了做一个诚实的人用的。”
后来的他改名换姓,靠自己的努力做上了“马德兰市长”,他始终没有被这个悲惨的人间污染,他济穷救苦,做了许多善事,比如当他得知芳汀的悲惨遭遇时,对她的承诺和对她女儿的莫大帮助。我被冉。阿让那颗狂热追求正义的良心所感动,而这颗良心多少次把他箍紧而压服。它安静地向他说:“现在平安无事了!”可是这又是多么凄惨的平安!
还有那一次,我记得非常清楚。一位老人,他被别人冤枉顶替冉。阿让被捕。而真正的冉。阿让现在正是“马德兰市长”,而这一次他的良心犹豫了,如果他不承认的话,他将继续过他的好日子,而没有第二个人知道他就是冉。阿让。可是他选择放弃,放弃了这一份地位与荣华,将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拯救了出来,而他自己将再一次的进入那个让他身败名裂的暗无天日的监狱。
这一次,我被冉。阿让震撼了。当时的社会是多么的丑恶与黑暗,而他的这一颗心是会有怎样的光芒才能一次又一次的将自己的将自己的安危抛到脑后,一次又一次拯救那些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呢?付出与放弃都需要极大的勇气,而普通与高尚的区别就是看你是否有这样的勇气,是否有这样一个灵魂。
或许是因为冉。阿让曾经的遭遇太过凄惨,所以看到一切贫困的人民都感同身受,看到所有的悲惨的人都会像亲人一样的照顾他们,或许这就是雨果一直以来所期望的博爱吧。以前的“悲惨世界”如今变得不再悲惨,就是有了更多的,像冉。阿让一样心有博爱的人,有了更多的灵魂高尚的人。
悲惨世界读后感1100字六:(1115字)
有人说玩耍伴我们走过童年,有人说玩具是我们儿时的好朋友,而伴我走过童年的是外婆的歌谣。在外婆的影响下,我成了一个啃书虫,而在我“啃”过的这么多书中,依然使我记忆犹新的是在暑假里看的《悲惨世界》。
在这本书中,主人公冉阿让曾当了十四年的苦役犯,当他被一位主教大人点醒后,一心想要改过自新,后来他当选了市长,并且帮助了许多人,最后安详地死去。看完这本书时,我沉思良久,为什么一个苦役犯刑满释放后,如同重获新生一般,拥有如此高尚的灵魂呢?我想,是因为他在主教大人真诚的话语中,想通了一切:即使我曾经是个苦役犯,可那又如何?只要我有悔改之心,那么原来的冉阿让就消失了,留在世界上的就是一个全新的冉阿让了。
是啊,一个人无论犯下多大的过错,只要有一颗悔改的心,那无论你的身份多么卑微,你的灵魂已经得到了升华。在暑假里的一天,妹妹把一件裤子放在我头上甩了之后,我和她大吵了一架,之后的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妹妹想和我和好的念头越来越强。我在看了《悲惨世界》后,我一下子明白:只要有一颗悔改的心,过去的事又何必去斤斤计较呢!于是我主动向妹妹提出和好,妹妹大吃一惊,接着,她很真诚的向我道了歉。
请你记住,高尚一词是不会挑人的,即使你的身份再卑微,就算你做出了多么低贱的事,只要你心地善良,或有一颗悔恨之心,灵魂才会得到升华,才能让人对你竖起大拇指,你才配把高尚这个词戴在身上。让善良与悔恨在你心中有一席之地吧,只有这样高尚才会一直陪伴着你,无论你原来是卑微、贫穷,还是低贱。
书中的冉阿让也从未体验过做父亲的快乐,也从未爱过一个人,这让他觉得孤单、寂寞。而芳汀的女儿珂赛特,给冉阿让带来了为人父的喜悦,也让冉阿让把内心的孤寂赶出了自己的心房。其实,人最怕的就是独自生活,像那些七八十岁的老人,在亲人来探望时显现出的那种喜悦,是藏不住的,在那饱经沧桑的脸上显现出来;就连亲人走时也不忘提醒一句“记得常来看看啊”;在亲人走后,脸上显现出失望的神情。别说是老人,就连青年、小孩都受不了这孤单。所以,在珂赛特与马吕斯结婚后,孤单取走了他的快乐,让他变得无助,让他迅速地衰老,直至死亡。
《悲惨世界》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都写出了主人公冉阿让悲惨、曲折、离奇的人生;让人无时无刻都投入到了书中感人、可悲或是令人气愤的情节中。这本书中写到的每一个小细节,都让人在感动中,明白到道理。我不得不说:“雨果是用心在写好每一本书,他的每一本书都是传世之作!”读了这本书,我知道写作并不是一件难事,最重要的是你写作时投入了多少;你只有投入了百分之百的精力去写作,才能收获百分之百的惊喜,乃至成功。我也暗暗下定决心:我也要像雨果那样用心去写作,也要让后人记住我。
悲惨世界读后感1100字七:(1172字)
早在六年前就已经拜读过《悲惨世界》,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的故事跃然纸上。厚厚的一本书愣是一口气看完,盖上书后发现脸上的泪还没干。那时是不能接受悲剧的年龄,花一般的岁月始终相信世界的美好,但是这本书当时给我带来的感觉却是另外一种美好,关于勇气,关于责任的美好。
由于有过不少对电影无法体现原著的失望经历,踌躇许久才下定决心一睹荣获奥斯卡大奖的《悲惨世界》电影版的芳容。一开始,那首歌,那群拉绳索的所谓奴隶,就已经紧紧抓住了我的心。纸上的场景变成了现实的建筑,纸上的对话演唱成了一句句扣人心扉的音符,这就是书本文字无法体现的动态美。
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获释罪犯冉。阿让(JeanValjean)试图赎罪的历程,融进了法国的历史、建筑、政治、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
贫苦的冉。阿让为了挨饿的孩子去偷面包,结果被判处19年的苦役。出狱后,走投无路的他偷走了收留他过夜的主教的银器潜逃,被警察捉回。主教声称银器是送给他的,使他免于被捕。主教的言行感化了他,他化名马德兰,从此洗心革面奋发向上开始新生活。但缉拿过他的警长沙威却一心要找他麻烦。在得知了芳汀的悲惨遭遇后,他承诺照顾她的私生女柯赛特。八年后,柯赛特爱上了共和派青年马利尤斯,轰轰烈烈的巴黎人民起义爆发了,无赖德纳迪埃和他又狭路相逢,而多年来从未放弃追捕他的沙威又出现在他的面前……即便沙威直至被冉阿让偷偷放走仍然表明不会放过他,但是冉阿让还是坚持放了他。冉阿让一次又一次地以善行,以上帝的名义去放走迫害他的人,却从来没有后悔过。最后,一直认为自己是正义的化身的沙威明白了他只是披着正义的虚假外衣帮助政府残害人民的工具而自杀。结局令人唏嘘。
整个故事给我最大的感触有二。一是宗教信仰的力量。冉阿让在上帝面前脱胎换骨,不再时刻抱有仇恨,放下了生活对他不公的怨恨,成为一个时刻行善的人,即便冒着被认出的危险仍然不放弃。这是宗教将一个人从根本上的改造,灵魂可以被救赎。二是正义的勇气。学生娃孤军奋战仍坚持反抗,逃离富裕舒适的生活为穷人为整个法国的解放而努力。在同一个场景我哭了两次,现在依然记得在看书时是哭到紧紧抱着书不断地掉眼泪,就是小男孩为了革命死去的那一段。但是这一切却没有一个胜利的结局,最后,巴黎人民没有站出来帮助这些帮助他们的人,真令人心痛。
直到现在,就《悲惨世界》在内容上的丰富、深广与复杂而言,它无疑在雨果数量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居于首位,即使是在19世纪文学中,也只有巴尔扎克的巨著《人间喜剧》可与之比美。对于它厚实的艺术容积,也许只有借助巨大的森林、辽阔的海洋这一类比喻,才能提供一个总体的概念。
《悲惨世界》问世以来,已有一个多世纪,它在时间之流的大海上傲然挺立,它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千千万万人民,不断造访的一块艺术胜地,而且将永远是人类文学史中一块不朽的胜地。
悲惨世界读后感1100字八:(1157字)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深深地为书中人物的悲惨命运感到心疼,也为存在于这些人中的大爱感到佩服。
书中的主人公冉阿让因偷面包而被抓进狱中呆了19年,刑满释放后,他却遭遇着他人的歧视,磨灭了他重新做人的信心。是一位慈悲的教主拯救了他,他不仅不计较冉阿让偷他的银器具,反而将那一对银制烛台送给了他并叮嘱道:“答应我一定要把这些钱用到好的地方。把这些银器卖掉,用这些钱让自己过得好一些。”他更名换姓,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并当上了市长。从心底里佩服冉阿让的勇气和能力。“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从承认错误到改正错误是一件不简单的事。虽然他仍不能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但他却是一名好市长,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好人,他受到市民的尊重,他把自己的钱捐给由需要的人,他尽他的一切努力帮助别人。从囚犯到市长,这是多么大的以转变。是教主用他无私的爱温暖了冉阿让,如果他知道了这一切,他一定不会后悔他当初的决定。
最让我印象深刻和感动的却是冉阿让收养柯赛特的事。当冉阿让得知芳汀的女儿柯赛特寄养在别人家,而被病痛折磨的芳汀却无法见自己的女儿一面时,他决定要找到柯赛特。当他看到柯赛特被贪婪、狡诈的德纳第夫妇当佣人一样使唤时,他决定要带走这个小女孩,要给她一个快乐的童年。这是一对毫无血缘关系的“父女”啊,冉阿让却能靠自己的能力和爱来抚养柯赛特,将她视为己出。而冉阿让的囚犯身份让人发现,他们的生活只能在逃亡中度过,冉阿让仍然拼死保护柯赛特。直到最后柯赛特与心爱的人马利尤斯走进婚姻的殿堂,冉阿让觉得自己的使命完成了,最后望着当初教主送的银制烛台,在柯赛特和马利尤斯的陪伴下,走向了生命的尽头。
冉阿让的命运十分坎坷,从失去到得到,再到失去,再到得到,这中间的苦只有他自己知道。但他却靠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和别人的悲惨命运。在他的心中充满着爱和责任。他爱柯赛特,也许,在他逃亡过程中,柯赛特成了他的一切,他希望她能得到幸福,可是他又害怕自己身份暴露,会伤害到柯赛特,所以,他选择默默承担这一切。
看完冉阿让的故事,我的心被深深刺痛了。雨果历时32年才写下《悲惨世界》,他写出的不仅是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我更能看到的是雨果笔下的悲惨世界竟充满着爱,有对穷苦人民的爱,对国家的爱,对爱人的爱,以及令人感动的亲情,友情。也许,世界是残酷的,命运是不公的,但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拥有热情,拥有爱,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很记得书中马列尤斯和他的同学们为了国家决心起义,也许力量微不足道,但他们勇敢去做了,尽管几乎全军覆没。还记得他们之前说过,如果还有人活着,要替他们死去的人看看未来。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他们付出了很多,甚至是生命。也许,他们没想过这样做值不值得,但是他们做了,是出于对国家的爱,他们奋不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