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读后感1000字一:(1005字)
最近挺忙的,本来计划吃饭的时候,每天看上两三页的,可是我却忍不住,一口气全看完了,大概是十个钟头左右,看到半夜才完的。
真的是催人泪下,声声血泪声声控诉!茶花女向人们展示了爱情的纯真和美好。可是我看了以后,心里更觉得愤怒。是啊,我觉得,是阿尔芒这个家伙害死了茶花女。他既然那么深爱着茶花女,为什么只是收到一张纸条,就离开了巴黎。那么深深的爱,却那么容易就产生了误会,一气之下就离开了巴黎。是啊,很难让人相信,阿尔芒真的爱茶花女吗?也许,是吧,但是我觉得,他的爱还是不够真诚,也不够深沉,甚至,我认为他对茶花女的爱是虚伪的,自私的。
我很想和小仲马商量一下,应该把茶花女改写改写。主要是从阿尔芒愤怒出走那会儿开始。我认为应该这样改动:阿尔芒既然是深深的爱着茶花女,见到那个纸条后,应该能够感觉这是一个很深的误会,他应该冷静下来,四处寻访,四处打探,查出真相,以爱情的勇猛的力量,打破那些可怕的坚冰,和茶花女重新团聚。就算他不能实现这个目的,也应该尽力而为,至少在巴黎住上一年再离开的。所以,是谁害死了茶花女?很显然是她的那个所谓深爱着她的青年阿尔芒。
从这件事,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教训:首先,年轻姑娘找对象,千万不要只看表面,有些坏人藏得很深的,表面上山盟海誓,实际上却是自私冷酷恶毒的。建议年轻姑娘找对象,先找个饱经沧桑的人,用睿智的眼睛先替自己审一审,一方面恋爱中的人是很愚蠢的,另一方面毕竟年轻没经验,看不到人的内心深处。其次,相爱的人们啊,如果你们是真正深爱这对方,那么,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同心同意,无论发生了什么事,都要充分沟通和交流,切莫自作主张,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第三,作为一个小伙子,要想保护好你的心爱的人,千万不要只顾天天贪图享受,得辛勤劳动好好挣钱,最好还得脑子聪明,遇到事情狡猾一点,无论谁跟了一个愚蠢的人都会跟着遭殃的。
在替茶花女悲伤之后,我得到一个欣慰的结论,那就是:在我们现在中国这样的天朝上邦,茶花女的悲剧是绝对不会再发生了。为什么?中国现在是男多女少,结个婚太贵了,女方要房要车的,彩礼也是天价,充分说明,中国现在女的低位很高,相信再过很多很多年后,当80后这一代的人成为国家领导人的时候,里面一定会有很多都是女性的。是的,绝对不会发生茶花女这样的悲剧了,绝不会了。所以从这点来看,中国无疑已经是一个非常幸福的国度,茶花女啊,世界上最纯洁美丽的姑娘!你若此时要投胎,赶紧来中国吧。
茶花女读后感1000字二:(1034字)
墙角里钻出一朵茶花。一个阴冷、黑暗、潮湿、没有阳光的墙角,糜烂是它的养料。然而,这茶花却比别的茶花,甚至别的任何一种花都美丽,美得脱俗,美得惊人,美得让人如痴如醉。可凡是花都是向往阳光的。努力、再努力一点,在茶花碰触到阳光那一刹那,在它因阳光的滋润而娇艳欲滴的那一刹那,无情的风折断了花枝,让它又倒在了阴冷的角落,无力再爬起,再去触摸那伸手可及的阳光。上帝是仁慈的,为了弥补命运对它的不公,没让它凋零后再死去,而是让它保持着美貌离开了世间。
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故事就是这样的。一个娇弱的女孩子在放荡且无目的的生命中找寻到了真爱,为此放弃了自己习以为常的大量物质享受,放弃了一切能使自己暂时快乐的糜烂生活习惯,只为求能和最爱的人呆在一起。
要从深陷的泥潭中爬出来,是要花很大的力气和决心的,况且还要使自己最小程度地被泥水污染。但玛格丽特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出色,可如此巨大的付出,换回的仍是人们的不理解和排挤,还有自私的人们的恶意中伤。巨大的阻力最终还是使玛格丽特和爱人分开了,误会使最爱的人在自己最需要安慰的时候羞辱她,这是何等痛苦的事情?也许真的只有死亡可以拯救她。是的,玛格丽特死了,孤独的死去,再也没了活着时的奢华,以前无数的情人也忘了她。生前的生活愈是轰动,死的时候就愈是冷清。
无疑,这是一段感人肺腑的,悲壮凄惨的,让人同情的,美好的爱情,尤其在十九世纪中期资产阶级社会早期世态炎凉中,赤裸裸金钱关系的那个社会,更让人赞叹不已。没有华丽的文字,但那真挚的感情对白却让每一个有过恋爱经历的人身临其境,渐渐地把主人公与自己融为一体,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的恋爱着想,为他们的欢乐而轻松,为他们的悲剧而沉重。
玛格丽特是一个坚强的姑娘,她一个人面临着死亡;她又如此善良,不愿让他看到自己死亡前的痛苦。她一生最快乐的时光是阿尔芒给予的,但她一生最痛苦的时光同样也是阿尔芒给予的。面临死前要永远的诀别是最痛苦的,阿尔芒的出现,是使她走向命运终点的催化剂,使她的悲惨命运更加深化。或许没有阿尔芒出现即使没有了闪耀点,也不会有深切的痛。或许正是因为阿尔芒,她的生命才有了光彩,她才能够从这个悲惨的世界里完全的解脱。这让我想起了杜十娘的悲剧,尽管阿尔芒好过千百倍那个秀才,但结果无疑是可悲的,男主人公是这悲剧的原因之一。
亦或许,玛格丽特并不是个完全的悲剧人物,至少,她得到了真爱,她的灵魂得到了净化。贵妇人们只看到了她生活的奢侈和物质的享受,却不知道她高尚的情操也是自己所望尘莫及的。
茶花女读后感1000字三:(1137字)
在一个悲惨的世界里造就了一个悲惨的人物──茶花女。虽然她是一个妓女,但是她的命运却如此催人泪下。对这个饱受创伤,最后在一个冷漠中死去的可怜姑娘,作者同样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她是一个本性善良的姑娘,否则她不会为爱放弃一切,但是她为何入红尘,做了妓女。这个使她永无翻身的地狱,是她自愿的,还是被逼于无奈?在这个只是表面华丽,而内心里丑陋的现实里,人们彼此互相欺骗,用虚伪遮掩在世界里,她的存在是必然的,她的命运更是无法逆转的。或许连她自己都在厌恶这一切。
在她的周围,没有人对她付出真情,没有人是因为为了她而爱她。普吕珰丝,若不是为了得到酬金,她会对玛格丽特到奴颜婢膝的地步;那些情人,若不是为了得到她,他们会供养她吗;那些买卖人,若不是为了在她身上大赚一笔,会在她身上搞投机吗……不会,不会,不会……。一直到她名将就木之时。她们才露出原形。一张张可怕甚至事业心的脸,而对她,他们不再需要那张虚伪的面具,只因为她再也没有利用的价值。最可悲的是她死后,那些人便急于拍卖她的物品。她就像一群没有用的垃圾,被遗忘,被抛弃,被压在尘芥堆的底层,无声无息。
或许她生命里最闪光的一点是阿尔芒,他们彼此都负出了真实的感情,都为对方做出了牺牲。但是他们这段爱情,却得不到任何人的承认,得不到任何人的允许,得不到这个社会的许可。玛格丽特是妓女,虽然她放弃了一切,但是仍无法改变现实,在那里没有人能接受,也不用说相信,一个妓女会从良,她永远活在妓女的阴影里。最终还是为了阿尔芒,又沦落了。同时也为了他的妹妹。是的,“她像最高尚的女人一样冰清玉洁。有多么贪婪,她就有多么无私”。
阿尔芒虽有软弱的一面,但是他冲动,易怒,妒忌心又如此之强。他并不理解玛格丽特,他如此偏激地认为自己受骗了,不断地进行报复,他的心中越是充满恨,越是显得玛格丽特的痛,她的悲。但是玛格丽特并不后悔所有的选择,她深信当他知道真相,她会在他的眼中显得格外崇高,然而却是发生在她死后的事情。玛格丽特是一个坚强的姑娘,她一个人面临着死亡,她又如此善良,不愿让他看到自己死亡前的痛苦。她一生最快乐的时光是阿尔芒给予的,但她一生最痛苦的时光同样也是阿尔芳给予的。(面临死前要永远的诀别是最痛苦的)阿尔芒的出现,是使她走向命运终点的催化剂。使她的悲惨命运更加深化。或许没有阿尔芒出现即使没有了闪耀点,也不会有深切的痛苦。或许正是因为阿尔芒,她的生命才有了光彩。她才能够从这个悲惨的世界里完全的解脱。
玛格丽特是一朵在黑暗中盛放的雪莲,洁白无瑕,透着光亮,但是这光却那么微弱,缥渺。最终还是被黑暗,这般强大的力量吞食掉,她也是一张弓,外表被剥食得一无所剩,而内心却是坚固、圣洁的。但是她为了能将箭射得更远、更准,她在不断崩累自己,直到自己被毁灭掉。
茶花女读后感1000字四:(1179字)
《茶花女》作者:法国亚历山大。小仲马,描写一个妓女的爱情悲剧,取材于当时巴黎一名妓的真实故事。小说的主人公玛格丽特本是一位贫穷的乡下姑娘,为谋生来到巴黎,不幸落入风尘,做了妓女,染上了挥霍钱财的恶习;她疯狂地寻欢作乐麻痹自己,但内心却讨厌这种空虚的生活。这个依旧保持有纯洁心灵的沦落女子,向往真正的爱情生活,后来被阿尔芒的一片赤诚之心所感动,彼此深深地相爱,在远离巴黎市区的乡间过起美满的田园生活。玛格丽特受到创伤的心灵也开始愈合,并决心彻底改掉过去的习惯,永远和阿尔芒在一起,享受一个正常女人的真正生活。不幸阿尔芒父亲的出现粉碎了她的美梦,再一次把玛格丽特推入灾难之中。她被迫离开了阿尔芒,事后遭到阿尔芒不明真相的种种侮辱和伤害,终因心力交瘁,饮恨黄泉。
《茶花女》是小仲马的第一部扬名文坛的力作,小说所表达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现了人间的真情,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宽容与尊重,体现了人性的爱,这种思想感情引起人们的共鸣,并且受到普遍的欢迎。
据称,《茶花女》当时一经出版即轰动全国。小仲马一举成名之后,又把小说改编为剧本。1852年,五幕剧《茶花女》上演时,剧场爆满,万人空巷。《茶花女》也许在社会道德方面未必替小仲马争得好的评价,但却实实在在令这位作者在死后依旧名垂千古。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大小仲马”构成了法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罕见的“父子双璧”的奇观。
“人们同情见不到阳光的瞎子,同情听不到大自然音响的聋子,同情不能用声音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哑巴;但在一种虚假的也是廉耻的借口之下,人们却不愿同情这些心灵上的瞎子、灵魂上的聋子、和良心上的哑巴。”
“基督教关于关于浪子回头的寓言,目的是劝告我们要对人仁慈、要宽容。耶稣对那些深受情欲之害的灵魂充满了爱,他喜欢在包扎他们伤口的时候,从伤口取出治伤口的香膏敷在伤口上。因此,他对玛特莱娜说:你将获得宽恕,因为你付出了很多的爱。这种崇高的宽恕行为唤起了一种崇高的信仰。”
“不要减少对亲族的尊重和对自私的宽容。”
“少女越是相信善良就越容易失身,若不是失身于情人的话,至少是失身于爱情。因为一个人丧失了警惕就等于失去了力量。”
“一个人心中没有爱情的时候可以满足于虚荣,但是一旦有了爱情,虚荣就变得庸俗不堪了。”
“只要付出真实的感情,无论对方是何种女人,都足以使男人升华。”
“当一个男人终于爱上,如同他被人爱上的时候,这个男人一下子就享尽了人间的情感,经历这次爱情之后,他的心对其他任何人都关闭起来。”
“人生真美好,看你戴什么眼镜去看。”
“头脑是狭小的,而它却隐藏着思想;眼睛只是一个小点,它却能环视辽阔的天地。”
“我们这种人,一天换不到情人们的欢笑,一天讨不住他们的虚荣,他们就抛弃了我们……我们再也不是我们自己,我们也不是活生物,只是些死东西罢了。”
“女人有时候会容许别人欺骗她们的爱情,却从来不容许伤害她们的自尊心。”
茶花女读后感1000字五:(1005字)
每当提及小仲马的名字的时候,首先映在我们脑中的便是《茶花女》这部永世不朽的著作。小时候曾读过《茶花女》少儿版,但是,当时年龄太小,理解能力有限,没有多大的感想。如今再次读起《茶花女》,才真正领略了这部世界名著给人带来的震撼力,我的心在读后很久仍颤抖不已。我不知道这几百年来它得到多少人的同情和让多少人伤心地落下了眼泪,但它确实让我长久不息地难过和同情。
《茶花女》讲述的是19世纪40年代,一个来自贫困的乡下女孩来到了巴黎,走进了名利场,开始了交际花的谈笑生涯,并改名为玛格丽特,她名噪一时,才华出众,过着骄奢淫逸的妓女生活,却并没有追求名利的世俗作风。后来结识了一个叫阿尔芒的青年人,两人开始他们的爱情交往,她放弃一切跟阿尔芒到乡下过着平淡的生活。但是由于阿尔芒家里人不同意的原因,最终她还是为了阿尔芒的幸福,接受了阿尔芒的父亲所提出的条件www.guaze.com,再度回到那淫乱的世界中去了,同时也为了他的妹妹,一个和她素未谋面,毫无关联的人,只因为她是他的妹妹。而不知道真相的阿尔芒盛怒之下,在社交场合当众羞辱她,玛格丽特一病不起,含泪而死。阿尔芒读了玛格丽特的遗书,方知真相,可是失去的就是失去了,一切已经无法挽回了,最终阿尔芒只能在失去玛格丽特的痛苦中过一生。是的,她像最高尚的女人一样冰清玉洁,有多么贪婪,她就有多么无私。
《茶花女》的作者小仲马是在一个悲惨的世界里造就了一个悲惨的人物──茶花女。因为她每天的装束中都少不了一束茶花,所以起名叫──茶花女。虽然她是一个妓女,但是她的命运却如此催人泪下,对这个饱受创伤,最后在一个冷漠中死去的可怜姑娘。她是一个本性善良的否则她不会为爱放弃一切。玛格丽特并不后悔所有的选择,她深信当他知道真相,她会在他的眼中显得格外崇高,虽然是发生在她死后的事情。玛格丽特是一个坚强的姑娘,她一个人面临着死亡,她又如此善良,不愿让他看到自己死亡前的痛苦。她一生最快乐的时光是阿尔芒给予的,但她一生最痛苦的时光同样也是阿尔芒给予的。阿尔芒的出现,是使她走向命运终点的催化剂,使她的悲惨命运更加深化。或许没有阿尔芒出现即使没有了闪耀点,也不会有深切的痛苦。或许正是因为阿尔芒,她的生命才有了光彩,她才能够从这个悲惨的世界里完全的解脱。
这不仅仅是个凄凉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是一本揭露了资本主义者的虚伪和残忍的书,它控诉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不平。迄今为止,这部催人泪下的小说被译成了十多种文字,风靡世界。
茶花女读后感1000字六:(1036字)
玛格丽特死了,小仲马死了,那个时代死了,然而,世界没有死,那种约定俗称的习惯没有死,本该有的宽恕也没有复活。
不清楚小仲马写这本书是为了什么,也没有考证他写书的前后经历。不是害怕麻烦,只是不想,也不敢知道。我怕知道玛格丽特是真实存在的,我怕知道那个时代的真面目,更怕知道世界竟是如此残酷。
我们这些“正义的人”,携着所谓的“正义”,唾弃着那些“肮脏的灵魂”,即便他们以你刚悔过,已经改邪归正,为了我们队伍的“纯洁”,我们也要跟他们划清界限,将他们重新推进罪恶的深渊。
“一日为娼,一辈子都是妓女!”
我们不管她究竟为何为娼,是生活所迫,一时失足,还是少不更事,被人诱惑……
没有理由,妓女就是妓女!!!
她们活该孤单,活该绝望,活该没有爱情。她们自作自受!
羊脂球就应该为了其他人去陪男人睡觉,她就是这么浪荡的女人,去是应该的,受人唾骂也是应该的,谁让她是妓女,她就该没有尊严,没有人格。
可悲的人们,可悲的世界。
“我们同情见不到阳光的瞎子,同情听不到大自然音响的聋子,同情不能用声音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哑巴;但是,在一种虚假的所谓廉耻的借口之下,你们却不愿意同情这种心灵上的瞎子,灵魂上的聋子和良心上的哑巴。这些残疾逼得那个不幸的女人发疯,是她无可奈何的看不到善良,听不到上帝的声音,也讲不出爱情、信仰的纯洁的语言。”
我不知小仲马为何会说出这些话,是天生的慈悲,还是真的经历过什么。我希望是前者。不希望仅有的慈悲是牺牲的代价换来的。不是可怜他,而是同情那个在这场戏声中受苦的姑娘。
那个化身为“月牙儿”的女孩,那句“女人就得卖”,让老舍心疼了一辈子。看着自己心爱的女孩堕落却无能为力。只有过期的慈悲。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可世界拒绝去懂她们。卑贱的他们不配获得这个世界的慈悲,她们死在或富丽豪华或贫穷肮脏的环境中,内心一片空虚。她们的灵魂在人间干燥、荒凉、无情的沙漠上炙渴而死。
千篇一律的结局。
笑笑说,上帝比警察宽容,而舆论比警察残酷。在天堂,或许上帝说了算,而在这个荒凉的人间,连上帝都无能为力。
悲惨的依旧悲惨,“正义”的还是“正义”。
说真心话,她们确实比我们高尚。
我们逼她们走上绝境,她们全都原谅,这个世界的所有不公,统统原来。我们这些“宽容”的人却不肯原谅她们曾经的过错,一次次逼她们就范,逼她们悲惨绝望的离开这个世界。
总觉得茶花是她对世界的宽恕,白的纯洁,红的热烈。可是最终,她还是没能等到人间给她的茶花。
采一朵茶花送给她,送给世间所有可怜不幸悲惨堕落的人们。愿你们今生幸福。
茶花女读后感1000字七:(1188字)
果要我说,一个娇媚放浪的女子与一个矜持娇贵的女子相比,我会毫不忧郁地选择第二者。在当今这个时代,女人们放弃自己的地位,自己的尊严,卑躬屈膝地用自己的肉体来得到物欲的满足。但是当我看到《茶花女》时,我的心为之震撼,我没想到一个妓女需要用钱来浇灌的生活,会让人觉得如此的高贵。
玛格丽特的生活,我不直该用什么来词语来形容。或放荡,或精彩,或悲惨,或深刻……这种浓浓的,令我挥洒不去的印象,促使着我写下个人对《茶花女》的理解。我们不应该再用世俗的眼光,去衡量一个如此高贵的妓女。她的身份是许多公爵夫人所耻笑的;是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有一点点权利的人都可以蹂躏的;是我们在谈笑时嗤之以鼻的;是……大概“妓女”这个字眼,充斥着大家的排挤、偏见。
玛格丽特,一个在巴黎混迹与烟花柳巷的风尘女子,一个身染重病沉疴的女子,一个过惯了穷奢极侈生活的女子,似乎是不应该有真正的爱情的。他似乎只应该有商业的感情,而不应该从中解脱出来,去收获真正的爱情,灵魂上的慰藉。而一旦获得,似乎就预示着一个悲剧的开始。她们这样的人平时只能沉醉在纸迷金醉的物质生活中,尽力掩饰和逃避真情的流露,而一旦确定了真爱归宿,便会毅然去追寻争取。玛格丽特就是这样的女子。
但玛格丽特无疑是一个值得令人追忆的妓女。为了奢侈的生活,她不惜牺牲自己的爱情;为了纯洁的爱情,她不惜牺牲自己的生活;为了毫不相干的另一位女子,她不惜牺牲自己的爱情。她的一生,正如书中所说,“她的生命已经不属于她自己的了。”她都在为着别人而活。为着别人而活,本身高贵的人,我们就称之为“无私”;本身低贱的人,我们就叫作是“狗”。命运给予人们的,总是如此的不公平。
阿尔芒,似乎十分喜欢玛格丽特。实际上,他也确实十分爱着那个女人。可是他那多疑的性格(或许每个男人都具有),却让他实际上造成了这场悲剧。他貌似很坚定地追求着这段爱情,却实际上很软弱。他未能最终说服和反抗父亲的逼迫,尽管他做了努力。尤其是当玛格丽特离开他后,做了N伯爵的情人后,他那糊涂的判断力和可耻的侮辱行为,让我恨不能把他撕下来痛扁一顿。他自始至终没有拿出果断的勇气来追求他们的幸福。他没有在玛格丽特放弃时候强迫她重拾起爱情的信心,而这种强迫我可以肯定玛格丽特是很愿意接受的。
玛格丽特没有干净的身体,却有一颗干净的心灵;许多让我们认为是“值得尊敬”的有身份的人,有着干净的身体,却缺少一颗干净的心灵。上帝有时会睡觉,但是又不能不关照着人间,于是上帝就如猫头鹰一般睁只眼,闭只眼。而玛格丽特,正巧是上帝闭着的那只眼中的一个不幸的妓女。一直到死,她都无法得到片刻的自由,片刻的安宁。她的心灵、生命就如一碗没有端平的鸡汤,虽然很珍贵,却始终还是要洒出来;就如一叶孤单的小舟,不、飘荡在渺无人烟的海域上,找不到能让她休息的港湾。
爱是没有身份地位高低之分,当真爱出现时,请勇敢去追随,拒绝孤独,忽视流言蜚语。
茶花女读后感1000字八:(1146字)
在此书中,这名法国名作家塑造的是一个挥金如土、而为维护自己所爱的人的利益甘愿牺牲自己的幸福、甚至能忍受爱人的误会,并且情愿受爱恨煎熬的一个具有高贵品格的JINV形象。也许玛格丽特·戈蒂埃这种人并不很多,但它至少说明无私的爱能够出自一个挥金如土谈笑人生的JINV。这样的事在十九世纪的法国,在艺术之都巴黎,在人们那种崇尚地位、名誉、金钱的氛围里,鲜为仅有。
在书中,多数人的思想趋于享乐主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被金钱所代替;那些处身于贵族富翁位置的人们,一面鄙视那些卑微没落的JINV,自以为品德高尚、具有良好的教养,一面却用他们的金钱去占有玩弄她们,表面上还装出一副正人君子之相。他们把拥有情妇作为高贵成功的标志,他们虽然在JINV身上大把地花钱,但是始终都是为了自我的虚荣;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自私的。而主人公茶花女就是被那些阔佬的虚荣品位所把玩的烟花女子之一,她被视为卖身的贱人,尽管陪的是有地位的人,自己却丝毫没有地位,她们只能凭借美貌与整个有产阶级相抗衡。以狂欢狂饮缓解精神上所受的侮辱,以及灵魂的孤独。女主人公在这种环境中早趋麻木,但她终被阿尔芒真挚的爱唤醒,致使她向往过一般人的生活,和阿尔芒永远相爱,然而世俗偏见与她们所走的错路造就她们根本获得不了爱情的幸福,似乎就连上帝也不允许。
玛格丽特最终为了爱人阿尔芒牺牲了自己,我为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嘘唏,并深以同情。这是个爱情惨剧,我认为最惨的不是女主人公的死,不死又能如何,恐怕会更惨,那个社会,一张张丑恶自私的面孔不许她幸福,说到底,她仅仅是一个诺曼底乡村姑娘,而且难免继续挣扎,这真可怕。
生活在女主人公身边的人,公爵乃一切生活必需品的承担者,但却是为了独自占有她,让她成为他能控制的人;在她身上找到自己女儿影子的伯爵愿为戈蒂埃花很多的钱,包括G伯爵,可他们都是为了得到她,让她成为他们的情妇。也许,其中有一点真爱,但他们却绝不会让玛格丽特这样一个JINV名正言顺地做他们的夫人。从中可以看出,他们极为鄙视她的身份,虽为她的美貌所倾倒,但只敢在夜里做她的情人,而不敢正大光明与她接触,深怕有损他们的尊贵身份与名誉。
普露丹丝这个丑陋卑鄙的小角色更有特点,这是典型的掮客。她老奸巨滑,表面上对玛格丽特百依百顺,为她办事,其实骨子里完全是为了能够从戈蒂埃身上捞到尽量多的好处,想沾她的光;可是当玛格丽特病危、债主找上门时,她却再也不出现了,而这些债却是她欠下的。就连男主人公的父亲迪瓦尔先生,仿佛对玛格丽特有一丝痛惜,但他所做的不过是为了维护自己家庭的荣誉。
在这样的环境里,女主人公——一个被人唾弃的JINV居然潜藏着如此高尚弥足珍贵的品德,她实实在在是书中最可尊敬的人。我们应该承认,不管小说如何虚构,茶花女有一颗常人不具备的高贵灵魂。
茶花女读后感1000字九:(1026字)
我是四月多开始读这本书的,我并不知道在一百八九十年前的四月,阿尔芒,那个深爱着玛格丽特-戈蒂耶的男人,是这个季节去墓地看他的爱人的。也不知道这本书的故事是怎样的感人。
在我看本书的两个月前,无数年前的那个时候,二月二十日夜里两点多,她死了,在痛苦与绝望中,在充满泪水,又无力的渴望能见到爱人的焦脆中死了,是教士的洗礼,上帝带走了她,还是疾病的折磨,心身疲惫而离开。我并不知晓,我只知道,这也许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或者,这是一段真实存在的爱与悲剧。
他们的相识持续了三年,漫长乏味而又有思念,只有初恋过的少男少女才会体会到的滋味,这是有抱怨,有希望,有兴奋,有失落的多变气候。他们的相爱却在最终相识的那一刻,似乎在一瞬间,他们已认识了好多年。因为真诚是能在那一刻感化冰川,阿尔芒和玛格丽特-戈蒂耶的相爱持续了六个月,那是她最美好,最幸福,最快乐的日子吧!她体会到多少人一辈子都不会懂的爱情,超越千年的幸福,虽然经历了阿尔芒多次因嫉妒其他男人而产生的小插曲,爱情得幸福依然是一种完美=。在十九世纪的法国,工业社会的发展及工业对生命的压榨下,能产生完美的,虽然暂短的爱情,也是可贵的。是社会完成他们的相爱吗?不是的,是玛格丽特的勇敢,善良和高尚。当阿尔芒因为玛格丽特欺骗他与G伯爵约会而写讽刺的信;当阿尔芒不理解瞒着他去还债,然后离开巴黎,而新生抱怨;当阿尔芒因玛格丽特忍痛离开找N伯爵后报复她时,是玛格丽特,她的高尚的心,真诚的爱,使阿尔芒在知道真相的那一刻悔恨而扑倒在她的脚下。真爱因真而重,因重而有关注,因关注而有怀疑,爱情就是这样,难舍难分。不知道世界真的有上帝吗?有的话,我们的主人公犯罪的时候上帝把她宽容了,但当她因爱情而变得高尚悔过时,上帝却没有给她机会。或许上帝吃醋了吧?难道上帝也喜欢美女?任狂风在宙宇间咆哮,任思愁在心底里沸腾。当一切都沉淀下来,只有唯一的遗物《玛侬-莱斯科》,留着。
读完茶花女,我发现自己恍然退出了十九世纪的法国,忽然又回到现实的世界,而那个故事也尘封在法国十八世纪,等待着下一个来访者。
今天是五月十五号,离四月份也已有几个星期了,小仲马大概就是在这个季节开始述写这部书的吧!没有添加自己的闲言簇语,因为所有的文字都是故事的翻译,真切,感人,甚至大部分话语都以第一人称叙述,先是作者,后是阿尔芒,还有那一叠叠被思念流过的信,是出于对爱情的尊重,还是出于对茶花女的敬意。
无论故事发生过多久,真实的故事,总让人相信,这世界还有爱。
茶花女读后感1000字十:(1020字)
过于感性的爱情无法获得长久的幸福,女人需要一点智慧,即使她处于一段多么热烈的爱情中。不要认为这就是对爱情的不忠。这种智慧不是用来算计金钱和权力,而是以一种头脑清醒的状态去思考:为了和所爱的人在一起,两人应该做什么努力。爱情中的男女,往往纵使自己的自尊心、脾气等损伤本来就脆弱的爱情。不仅仅是女人,男人们更需要这种智慧,为两人的爱情之花搭建遮风御寒的温室。
阿尔芒真挚而热烈的爱,应该使所有的读者都为之感动,而玛格丽特悲惨的结局让我的感受不仅仅停留于此。或许我希望这个可爱的女人有可能获得她想要的幸福。在我看来,飞过这个女人幸福的阿尔芒也是早就她死亡的凶手之一。阿尔芒太过于自私、莽撞、愚笨。自私不仅指他常不设身处地为玛格丽特着想,还有她因为有了恋人就忘却了家人。而当玛格丽特为了阿尔芒的前途不得不孤独离开,阿尔芒竟让愤怒和恨意填满他的心,而只有这个时候她才想到回归家庭。
我赞赏阿尔芒的真爱,这样的真情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是珍贵无比的。但是我不欣赏他的性格和他的作为。他的爱是要占有,然而他不成熟的心智却从没想过摆脱过去的一切对于玛格丽特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玛格丽特愿意放弃荣华富贵和他过平淡的生活,而他却不甘心微薄的收入迫使美丽的她过隐居的生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没有想到用自己的文凭和能力找一份工作来养活他爱的女人,而是用赌博来平衡开支。庆幸的是他没有因此败掉家产,甚至还赚了点钱。最为愚蠢的事就是,他把他母亲的遗产让给玛格丽特,如果他能多多思考一下,就不会促使他父亲的介入。转移遗产的消息很快在他的家乡不胫而走,人们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爱,人们只看到一件事——阿尔芒为了一个妓女卖掉他拥有的一切,这不仅玷污了他们家族的姓氏,也可能毁掉妹妹的婚约。
最后的分手是预料中的事,这是悲剧小说的一贯结局。然而阿尔芒竟然将这份炽热的爱瞬间转化为强烈的仇恨,他用各种各样锐利的武器伤害玛格丽特的心,然而当他看到她被痛苦和病痛折磨的脸色苍白的时候,竟没有一丝怜惜,没有想过应该就此收手。难道这就是阿尔芒的爱?不能得到就无情伤害,被拒绝就变爱为恨?当一切无可挽回,他就将自己埋没在无尽的悔恨中,然而逝者已逝,再深的爱,再多的悔恨她已看不到了。留下的,除了听故事的人无尽的叹息,还应该有什么?我想,作家们写这些悲剧小说不是为了让他们的读者们流泪,而是希望读者们能够从中吸取教训,思考自己,思考人生。在我们追求幸福生活的路上,他们为我们点亮一盏盏不灭的灯。
茶花女读后感1000字十一:(1127字)
最近上《外国文学史》这门课时,老师让大家每人都介绍一部外国文学作品,有一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了茶花女,但很多的东西我都不能接受,我只能说你没有读懂这部作品,如果你在嬉笑中的介绍是来显示你的感情是如何的丰富的话,我想你可能精神有点问题了……
茶花女的标题就有问题,我想这个标题不能把这部作品的内容都体现出来,其实这不作品中的“茶花女”是以一个第三人的身份出现在作品中的,而作品的真正主人公也不是玛格丽特,而是她的情人也就是故事的讲述者阿尔芒,如果你的眼泪掉给了玛格丽特,那说明你是一个感性的家伙,因为事实就是事实,她是一个妓女,但不是社会的底层人物,她的死也代表者一种折磨的结束,一个灵魂的解放,我们应该为她高兴而是不给予同情的眼泪……
死有时候比活着要容易的多,阿尔芒其实就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同情的人,因为他或者就是痛苦的继续,而生命不是他的,他有父亲有妹妹……他不能像玛格丽特那样在奢靡中活着在奢靡中死去,看到那些阿尔芒十分让人心痛的章节,我想那才是真正应该落泪的地方!
这部作品反映出当时法国或者说是巴黎人们生活得放荡,从玛格丽特的众多朋友中可以发现像玛格丽特这样的“妓女”是十分多的,而那些享乐一族的存在也正是那些妓女存在的条件,整个社会都被一种淫荡奢靡的气味笼罩,可想而知那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同时通过对玛格丽特这个人物的塑造更能看出虚情假意存在的普遍性(因为原文中有很多“玛格丽特和其他的妓女不同”)。
我想小仲马写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为了让大家了解这样一个十分动人的故事和反应社会现实,更多的是有一种愿望,希望社会能够健康,人们能够以一种更平等的眼光来看待那些处于弱势的群体,在玛格丽特死后没有一个人为她的离去难过除了阿尔芒,可见人们是现实的,当玛格丽特在世的时候想要得到她的身体满足他们的兽欲,而玛格丽特死后想到的并不是这样一个曾今给他们带来快乐的女孩屈辱的死去,而是仅仅是那些首饰和家具,物质的不能在物质的物质,这就是人心,这就是当时巴黎人的心。真情对于社会竟然成了奢望,可见可悲到什么程度?
还有一个情节让我记得很清楚,就是当阿尔芒的父亲来到巴黎要说服阿尔芒离开玛格丽特的时候所用的手段,先把阿尔芒支开,自己则是去用讽刺和谩骂来让一个伤心伴随的女孩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救命稻草——阿尔芒。固然妓女被人看不起,但我们必须承认她们还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必须要以一个人的标准来衡量而不是金钱和地位。真情在这个时候原来是这样的不堪一击,因为社会是无情的,所有人都是无情的……与其让痛苦始终伴随,还不如就范融入现实的人群中!
为什么死去的一个妓女值得如此的描写,因为身边有一个为了真情而痛苦的年轻人,这就是阿尔芒,一个让人掉泪的阿尔芒,玛格丽特唯一留下的只有那个阿尔芒……